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取得新发展的关键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近年来,常州大学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加快推进大学文化建设,构建以责任为核心的文化育人模式,不断提高全校师生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平和文明素养,凝魂聚气、强基固本,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力文化条件。
营造文化育人新环境。积极探索环境文化育人新思路、新路径,精心打造“情景式”“沉浸式”“体验式”校园宣讲氛围。以创建省、市文明校园为目标,形成长期、常规、常态的宣传宣讲工作机制,以“优美环境”培育时代新人。推动各学院部门聚焦优势亮点,创造性地开展“宣传墙”文化建设工作,利用全校各栋楼宇的宣传栏,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校训“责任”、学校精神、育人成果、榜样模范等,并用图片、文字、绘画、实物展示、电子屏交互等形式进行呈现,营造“处处有理论、时时在宣讲”的良好育人氛围。统筹推进常州地方名人冠名学院文化传承工作,以常州本地名人命名7个学院,命名秋白路、太雷路、代英路等校园道路,建立秋白讲堂、太雷讲堂,成立史良法学理论研究中心、史良仲裁法庭等研究机构,丰富学校红色教育基因;推进红色文化育人专班建设工作,开展观看红色电影、诵读红色经典等红色主题活动。牵头制定《新时代提升大学文化建设工作质量实施办法》,编印《勇担责任 追求卓越》宣传画册、展板,制作办学成果展,展现常州大学高质量发展新气象。
完善文化育人新体系。立足红色文化育人办学特色,打造“教学+社会+创新+科研+劳动”五位一体的文化育人新体系。深入实施红色文化“五融”工程,将红色文化融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文化宣教和社会服务,使红色文化中内含的优质育人资源融入学校实践育人、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各个过程,打造实践育人红色亮点。以校党委书记、校长为第一责任人,以校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和职能部门、学院主要负责人为主体成员,组成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团队,发挥统筹实践育人工作全局的领导作用。积极拓展校内空间,以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程实践指导教师为宣讲主干力量,吸纳学工、团委、教辅以及校园社团指导教师,合力发挥育人作用;邀请校外兼职指导教师,担当实践教学环节特邀指导,现身宣讲。贯穿课前、课内、课后全过程,覆盖课堂、校园、社会全方面,依托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活动、创新创业活动、学术科研活动、劳动实践活动等载体,将理论宣讲与实践养成相结合,统筹推进全方位实践育人格局,夯实实践育人的基础。构建“现实+虚拟”双支撑宣讲平台,强化实践宣讲基地(线下平台)和网上虚拟宣讲平台建设。在建优校内实习实践基地的基础上,加强虚拟宣讲平台建设,通过网络教学空间、虚拟仿真实验室将实践教学搬到线上,开展网络调研、网络作业,打破高校实践宣讲的时空界限。
推进文化育人新实践。立足办学特色,组建由校党委书记带头,校领导、学院领导、专家学者、思政课教师、党支部书记、师生典型等共同参与的理论宣讲团,推出“菜单式”理论宣讲,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从“纸面”走向课堂、从会场走向现场、从教室走向社会,引导师生学思践悟,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开设《信仰之魂——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20讲》等一批富有特色的精品课程,积极参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引导广大师生切实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主办《高举旗帜跟党走 团结奋斗向未来——常州大学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主题展》吸引全校近万名师生陆续前来参观,引导广大师生及时、准确、深入地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系统、完整地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
展现文化育人新成效。紧密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增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等方面科技创新能力,深化校企合作,开拓岗位资源,助推区域高质量发展。打造特色新型智库,落实“532”发展战略。成立常州市“532”发展战略研究室、碳中和研究中心,参与“常州市‘532’战略在常高校联盟”筹备工作,落实常州市科技局“揭榜挂帅”科技攻关暨2022年重大技术需求征集工作要求,定期在微信公众号发布科技创新信息、推介技术转移平台、直播创新创业讲座,提供政策咨询、技术咨询、企业诊断、成果评价等服务。搭建沟通合作机制,深化校企平台建设。搭建与行业龙头企业的有效沟通合作平台,组织专场合作交流会,各相关学院教师与企业专家进行深入交流,达成进一步深化合作的共识;与行业龙头企业举行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订仪式、大学生就业基地揭牌仪式,进一步深化合作机制,实现校企共赢;做好中国石化重点研发项目管理,积极组织申报行业相关计划、开放基金课题等。开展技术经纪人培训,推进国家基地建设。面向高校院所开展国家技术转移专业人员能力等级培训,培养中级技术经纪人,为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供人才支撑;通过线上线下方式,为上海、济南、苏州等地技术经纪人培训提供师资支持;深入推进师资遴选、课程设置、教材编写等工作,努力打造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专业培训品牌,积极推进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建设。
(作者单位:常州大学)
责任编辑:汪娅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