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济洲的蜕变之旅

发布时间:2023-11-07     稿件来源:《群众·大众学堂》     作者:张茂龙 胥容菲    

  滚滚奔涌东流的长江行至南京江宁地界,赫然被一座小岛迎面激荡,这里就是号称长江江苏第一洲的新济洲。新济洲四面环江,面积为9.5平方公里,每当江风徐来,湿地上的芦苇、香蒲迎风摇曳,路旁紫晕淡雅的鸢尾花、绯红欲滴的牵牛花娇艳绽放,飞鸟翔集,江豚嬉戏,好一幅绿意盎然的生态画卷!

  谁能想到,20年前,这里还是被称为环境不好、生物不多、防汛不安、出行不便、生活不富、群众不满六不江岛,布满了破旧的民房和四处乱窜的家禽,冒着黑烟的工厂,空气中弥漫着呛人的气味,从一条条水沟中流淌出的黑臭水体汨汨流进长江……

  是什么让这个昔日的生态之疮变身耀眼的生态宝库?

  “救济洲”到新济洲

  据历史记载,长江奔泻东下,流至南京江宁段平原地区时,所挟大量泥沙逐渐沉积,聚沙成洲,到了南宋时期,新济洲就这样诞生于长江南京段上游的拐弯处。由于新济洲的存在,长江南京段江水被一分为二,形成北汊、南汊二股水道。清朝嘉庆年间,这里开始有人居住,最早是乘着扁舟打鱼的渔民栖息地,之后陆陆续续有江西、安徽的难民沿着长江顺流而下,落户在这片小岛屿。到民国时期,难民越聚越多,民国政府对岛上逃难的民众偶有救济,于是这片江中岛屿便被称为救济洲

  新中国成立后,救济洲更名为新济洲。从此,昔日难民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开荒垦地,养殖种植,解决温饱。上世纪九十年代,为发展经济,兴办了小型化工厂、纸箱厂和造船厂等,新济洲解决了几千人的生产生活问题,但同时,多年粗放式的开发,也使自然生态环境受到了破坏。生活垃圾越积越多,种植使用农药化肥,形成大量黑臭水沟,特别是工厂产生的大量污水,不仅使岛屿臭气熏天,而且直排长江,造成江水污染。

  千山鸟飞绝,江中鱼虾烂。守在长江入苏第一站,新济洲的污染,对南京取水口甚至整个江苏的长江水质都带来巨大影响。由于新济洲位于长江之中,西部洲头不断侵蚀,上蚀下涨,不断下移,岸堤时常被摧毁,导致每年的防汛压力特别大,每次长江发大水,当时的江宁县几乎都要举全县之力来进行抗洪救灾。反反复复,干部群众苦不堪言……

  经济与生态的权衡

  200011月,江宁决定对新济洲进行环境整治,岛上企业搬迁,码头拆除,住户实施生态移民,数千居民开始搬离新济洲,这里成为了一座无人岛。彼时,江宁撤县建区,整个江宁区都沉浸在经济发展压倒一切的社会氛围中。有人提议,利用新济洲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进行大开发,建酒店,搞旅游。但是,这个意见遭到很多人反对,他们认为,新济洲地理位置特别,原本整体生态系统结构完整,自然景观独特,建酒店,搞旅游,相比于之前粗放式开发,不过是换了一种看似文明的方式,依然会造成新济洲的生态环境损害。两种意见争论不下,江宁政府决定,先完成生态修复,暂时搁置新济州的开发,让其休养生息。

  2011年,江宁区的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南京各区的领头雁,如何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规划和开发新济洲再次被提上日程。此时,休养生息近十年的新济洲已是鸟语花香,很多在其他陆地上看不到的珍稀动植物也都陆陆续续出现在这里。江宁区委区政府决定,将新济洲连同周边新生洲、再生洲、子母洲和子汇洲四个小岛屿以及长江水域和两岸滩涂地连为一体,构建成总面积为58.6平方公里的新济洲湿地公园,让其成为供人们休闲娱乐的时尚地标、旅游度假的天堂,既能保护和利用新济洲自然资源,又能创造经济价值,为江宁的GDP增长作出贡献。

  很快,江苏南京长江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开始规划。

  这个方案最终还是改变了它行进的轨迹。

  2016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首次提出了长江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要求。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一场保卫母亲河的行动迅速在各沿江城市进行!南京是长江进入江苏第一站,守护长江母亲河,是南京坚决扛起的政治责任。秉承这一理念,江宁区委区政府认识到,长江之上欠缺的不是供人们休闲娱乐的时尚地标、旅游度假的天堂,而是野生动植物共同的新家园”“生态聚宝盆。任何人工开发行为,都将会损害新济洲的自然环境,单说为美化岛上环境,种植常绿植物,阳光难以直射大地,生物多样性降低,不利于食物链和栖息地的保护。

  江宁区委区政府最终决定,继续保持新济洲的放养状态,回归大自然原始样貌,将这里建设成为国内第一个长江洲滩型国家湿地公园示范湿地。他们率先探索新济洲整体性、原生态、系统化的湿地保护新路径,在严格保护现有生态系统的基础上,进行适度的恢复和修复,为长江中下游洲滩湿地保护与恢复提供示范。

  按照新的规划和定位,新济洲整体将成为南京首个国际级湿地公园,总面积达2666.8公顷,以典型的长江中下游洲滩湿地生态系统为核心,以长江湿地、数个永久性沙洲与季节性沙洲、洲内湖塘和河溪、沼泽湿地和生态防护林复合景观为特色。除新济洲之外的4个洲,都被列入湿地保护保育区,严禁除了科研监测外的其他人为活动,这意味着,湿地公园65%的部分都将继续维持自由生长的状态。规划中的科普宣教展示区等各功能区全部集中在新济洲上,所有开发建设必须受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批准,不得擅自进行。通过水系疏通和整理、河道两岸绿化栽植、林相改造、水鸟栖息地恢复等措施,使退化的长江新济洲群湿地生态系统逐步得到恢复,保护了珍贵鱼类、水鸟等生物多样性。

  新济洲的新意义

  走进如今的新济洲,栖息在河柳上的白鹭格外引人注目,浅水边,灰白色的苍鹭把脑袋缩进翅膀里,三三两两地休憩,芦苇飘荡的滩涂上,十多头膘肥体壮的野牛正埋首草地大吃大嚼。随着生态的持续改善,越来越多的濒危物种现身新济洲,据统计,公园内现有维管束植物584种,包括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3种和级重点保护植物5种,浮游生物279种,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上百种等,每年定期栖息的水禽由2万只增加到5万只以上。身在新济洲,仿佛处于与繁华隔绝的静谧之地,人的心情也慢慢平静下来,似乎可以与鸟禽同呼吸,与江水共流淌……物竞天择,每一种植物都有它需要的土壤,每一种动物都有它需要的家园,所有的生物共同组成了一个自我循环的生态世界。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济洲坚定贯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方针的持续实践,是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生动写照,更折射出了新时代我国发展理念的深刻变革。这,就是新济洲存在的新意义。

  (作者分别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江苏省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

  责任编辑:张珊珊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