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非遗在与旅游“双向奔赴”中焕发新活力

发布时间:2023-11-07     稿件来源:《群众·大众学堂》     作者:张 磊    

  近期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强调,要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是促进文旅深度融合的重要内容,也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新需求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江苏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传承发展、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等重要论述精神,聚焦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发展地目标,推进非遗保护传承的当代实践,推动非遗与旅游双向奔赴,不断激发薪火相传新活力。

  在挖掘资源优势上下功夫,彰显深度融合新魅力。江苏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孕育出丰富多彩的非遗。目前,全省共普查记录非遗资源项目超2.9万个,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1项,居全国第一;拥有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162个、745个,国家级、省级非遗传承人178名、820名,有市、县级非遗传承人近8000名。建成各类国家和省级非遗项目传承基地、生产性保护基地、研究基地、非遗创意基地、非遗旅游体验基地91家,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10个,各类非遗展示馆(厅)和传习所(传承基地)近600个。经过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构建起基础厚实、梯次合理、规模适度、传承有序的四级非遗传承保护体系。

  品质优异的非遗项目和体量庞大的从业人群成为丰富旅游品质、提升旅游趣味、增强旅游文化内涵的有力抓手和源泉。江苏坚持中华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挖非遗富矿,将非遗资源植入各类文博场馆场所和旅游景区度假区,全方位营造沉浸式传统文化新体验,让非遗项目成为上添花新妆容。扬州瘦西湖景区每逢节假日和传统节日,邀请非遗传承人开展非遗展示、培训、讲座等活动,游客自己动手捏面塑、制作通草花的研学体验,成为独一无二的旅游记忆。泰州姜堰以国家级非遗项目溱潼会船持续打造溱潼会船节品牌,被列为全国十大民俗节庆活动,成为老百姓踏青春游、亲身感悟民俗文化之大观,水乡风情之博览的绝佳去处。徐州贾旺区以潘安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依托,以国家级非遗项目徐州香包为抓手,打造香包主题客栈、展览馆、大舞台、大课堂、工作室,习近平总书记捧场的真棒香包供不应求,去年实现产值近2000万元。

  在精准对接需求上下功夫,打造深度融合新引擎。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需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也需要找准融入市场的契合点、切入点,搭建非遗衍生品与消费市场的桥梁,与大众需求同频共振。一方面,围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细化完善各项配套举措,制定出台《关于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江苏省级非遗工坊认定与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将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纳入全省文旅发展规划以及世界级运河文化遗产旅游廊道、滨海生态旅游廊道和扬子江城市休闲旅游带等建设实施方案。在新出台的非遗工坊助力乡村振兴实施意见中,鼓励非遗工坊进旅游景区、进历史文化街区,开发非遗+”“+非遗等文创产品、旅游商品,夯实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的有效抓手。另一方面,着眼服务国家和省重大战略,发挥省内相关学科优势,组织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南通大学、南京旅游职业技术学院等9所院校面向非遗传承人开办工艺美术、纺染织绣、烹饪技艺等各类普及研修培训班百余期,组织非遗专家学者赴青、陕、贵、新等对口帮扶地区开展现场教学,帮助从业人群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在非遗扶智中开拓旅游市场、带动就业创收。同时,积极运用科技赋能传统技艺,紧抓5G、虚拟技术、元宇宙等发展机遇,推动非遗与数字藏品、游戏、动漫等的相融相生,引导各地建设非遗数据库、上线视界数藏数字藏品平台,推出的不少传统文化数字藏品发布即秒光

  在创新业态模式上下功夫,丰富深度融合新供给。传续好非遗的血脉基因需要增强守艺的文化自觉,也需要主动适应现代生活、现代审美,在跨界合作、拓展用途、促进消费中赓续发展、创新表达。着眼搭建文旅消费新场景,江苏推动非遗项目有机融入旅游空间,嵌入景区吃住行游购娱各环节,植入形式多样的非遗展陈、展示、展演及体验活动,不断提升游客的参与感、体验感、获得感。淮安里运河文化长廊景区创设一批主客共享、有质感、有逸趣非遗体验场景,结合举办大运河城市非遗展、清江浦庙会,以及七夕、中秋等传统节庆活动,打响了运河三千里 醉美是淮安文旅品牌。着眼丰富优质旅游新产品,指导非遗传承人、非遗保护单位牵手设计师等协同更多社会资源进行融合式创新,推出金箔锻制+化妆品、苏绣+口罩、云锦+提包等众多独具文化意蕴的新国潮文创产品,举办非遗购物节、文旅消费推广季等活动,在丰富旅游商品内涵的同时,也让老百姓尤其是年轻人与传统文化更加亲近。南通曹裕兴染坊围绕蓝印花布技艺开发出星空云系列丝巾、帆布包、折扇、布艺玩偶等文创产品,让朴素蓝白之美焕发出时尚生机。着眼建设品质旅游目的地,充分挖掘各类非遗项目特色,加大优质非遗旅游商品、非遗主题民宿、非遗旅游线路等产品供给力度,让古老非遗焕发新颜、展现活力。遴选推出苏作匠心非遗之旅、惠山古镇非遗泥人研学游等20条旅游精品线路,通过观赏走读及互动体验形式,吸引游客在景区与非遗不期而遇。东台西溪景区以董永传说非遗项目打造《天仙缘》沉浸式表演,吸引游客近悦远来,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

  在聚力“扩圈引流”上下功夫,展现深度融合新气象。非遗是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精彩的重要载体。综合运用多种新媒体,在传播内容、传播手段、传播技术等方面加强创新,加大对非遗旅游产品和线路的推广力度,是赋能非遗传承传播的重要手段。注重拓展传播渠道,打造电视栏目传承人,推出你所不知道的水韵江苏’”融媒体栏目,举办水韵江苏·春节里的非遗传承短视频大赛,组织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大丰瓷刻、金坛刻纸等近30项极具江苏特色的非遗项目走进央视非遗里的中国栏目,让亿万公众领略水韵江苏非遗之美,网络影响力综合指数位列当日晚间黄金档电视节目第一位。注重用好新兴媒体,借助微电影、网络直播、抖音、小红书等即时、互动、精准的传播方式,以民众特别是年轻人群所喜闻乐见的方式,推进非遗传播路径多元化、方式立体化、成效倍增化,带来大量的路转粉。苏绣非遗传承人姚惠芬云上献艺,拍摄的双面三异绣在抖音一经播放,就引发百万网友大呼震撼、纷纷点赞。据江苏非遗数据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江苏地区非遗直播超124万场,非遗短视频上线2070万条,观赏时长超1亿小时,获24亿次点赞,展现出非遗匠心创造之美和传承创新活力。注重用好海外平台,积极参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品牌企业等组织的海外展示交流活动,让海外观众近距离观摩感受非遗魅力和精湛技艺。非遗传承人陈盛峰携新入选人类非遗项目南京雨花茶制作技艺走进巴黎参加茶和天下·苏韵雅集活动,让东方茶韵飘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以何以中国的生动样本演绎充满活力的新时代苏风雅韵。

  (作者单位: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

  责任编辑:陈学科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