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苎麻编织,曾被称为曹村苎麻。20世纪80年代,曹村地区大面积种植苎麻,采摘后进入工厂批量生产并销往海外。但随着现代化生活的改变、城乡建设的推进与市场经济的冲击,曹村苎麻“非遗”资源由于缺乏传人,也缺少培训、传承阵地,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近年来,苎麻编织作品逐渐为人所知,引起了南京市江宁区文旅局的关注。曹村苎麻被更名为苎麻编织。2023年1月,江宁曹村苎麻被列入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作为中国古老的手工艺术之一,苎麻编织技艺的起源可以追溯至新石器时代。迄今为止,最为人熟知的苎麻纺织实物是浙江钱山漾遗址出土的苎麻布和细麻绳,距今已有4700余年历史。实际上,早在距今6000年前,江苏吴县草鞋山新石器时代遗址第十层文化堆积中就发现了麻质葛布残片。尽管这些遗物已经炭化,但它们无疑是最早的精细麻布,双股纱线纺成,山形和菱形花纹,还有罗纹边。此外,在河南荥阳青台遗址、湖北江陵马山一号楚墓、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江西贵溪县春秋战国崖墓等多处考古发掘出土的苎麻织物,见证了苎麻在中国悠久的历史。《诗经·陈风》中有“东门之池,可以沤纩”的诗句,是古籍中关于苎麻最早的文字记载,说明春秋战国时代华北地区已有苎麻栽培。
传承保护只是基础,利用与弘扬才是目的。为了进一步凸显苎麻非遗的特点,江宁区采用“跨界融合”的思维方式,联合高校、企业和行业资源,探索了“非遗+文创”“非遗+校园”“非遗+旅游”“非遗+展览”“非遗+电商”等多元化的创新形式,提升了其市场吸引力。
在曹村苎麻的传承中,体验式非遗产品开发策略最先引起人们的关注。在佘村拥有400年历史的潘氏老宅和观音殿景区,东山街道佘村社区、科协联合非遗苎麻编织传承人刘梅举办的非遗苎麻编制技能培训活动吸引了超过50万人次的游客。这种体验不仅给游客提供了更为直观的体验,也促进了情感认同。
江宁区还在学校和社区大力开展非遗文化教育项目。2024年8月,来自南京林业大学的莘莘学子对非遗传统苎麻编织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展开“新质生产力赋能非遗文化”计划。刘梅团队还在中小学及特殊学校传授这门技艺,并通过团建活动,让“苎麻编织”成为连接全国各地游客的纽带。这些活动不仅让1.2万余名学生和超过6000人次的参与者体验了非遗文化,也为留守村民和残疾人群提供了学习技艺、改善生活的机会。
苎麻非遗的传承与发展,丰富了南京非遗的文化宝库,也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唤醒、激活、服务、赋能”的策略,苎麻非遗正在焕发新的生机。实践中,刘梅团队深入挖掘并充分利用了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并传承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乡土文化,同时通过产品创新,使苎麻编织技艺更贴近市场需求,实现了可持续发展。此外,苎麻非遗的推广还极大地助力了乡村振兴。苎麻编织技术培训,帮助农户提升了技能,增加了产能和收入。还帮助了400余名残疾人学习苎麻编织技艺,实现了50余人的就业,使他们能够从无业状态走向市场,实现自我造血,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
责任编辑:陈伟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