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主责主业 深化政治监督

发布时间:2024-03-25     稿件来源:《群众·决策资讯》     作者:江苏省纪委监委派驻省总工会机关纪检监察组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作出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政治监督要在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上下更大功夫”。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对纪检监察机关突出“两个维护”、深化政治监督再次作出部署,要求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党中央大政方针加强政治监督,常态化开展落实情况“回头看”,督促全党统一思想、统一意志、步调一致向前进。省纪委监委派驻机构监督工作要把握聚焦“两个维护”这一根本任务,突出知人知事知责这个监督重点,深化政治监督。驻省总工会机关纪检监察组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纪委、省纪委部署,聚焦主责主业,不断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
  紧扣职责使命,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
  纪检监察机关是政治机关,履行监督职责实质就是政治监督。政治监督的根本目的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就是要聚焦“国之大者”,抓住“关键少数”,重点加强践行党的性质宗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重大决策部署和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等情况的监督检查,推动驻在单位在强化思想政治引领上扛牢责任,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上体现作为。
  聚焦国之大者。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纲”和“魂”,用以统领纪检监察一切工作。坚持不懈深化主题教育成果,把“第一议题”制度作为政治监督的“小切口”,督促驻在单位党委(党组)深刻领悟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大意义,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与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持续“强三性”(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去四化”(防止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推动群众杂志社和省社科院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研究、学理化阐释和大众化传播,督促驻在单位党员干部树牢正确政绩观,树牢为民宗旨,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近年来,先后对全省工会小微企业工会经费返还、团省委“梦想改造+”关爱计划、省妇联“一户一策”微关爱等项目实施情况开展系统调研督查,推动工青妇等群团组织更好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
  抓住“关键少数”。“关键少数”主要指驻在单位各级“一把手”和领导班子。“一把手”和领导班子负责把方向、抓大事、谋全局,是事业发展的领头雁。只有管住“关键少数”,政治监督才有震慑力和说服力。驻省总工会机关纪检监察组的工作,一方面是协助党委(党组)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建立健全组长与驻在单位“一把手”常态化谈话、情况通报、定期会商等工作机制,督促党组主要负责人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机关纪委监督责任落地落实。完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确保抓住要害、有的放矢。另一方面是切实履行好监督专责。坚持抓早抓小抓预防,推动完善从严管理监督干部制度体系,把政绩观错位问题作为干部监督重要内容,强化履职用权风险提示,综合运用各类监督检查成果,及时发现和预警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建好用好干部廉政档案、负面信息清单,把好党风廉政意见回复关,防止“带病提拔”等情况发生。
  准确把握重点,推进政治监督精准化
  推进政治监督精准化,关键要找准切入点。权力运行“关键点”、内部管理“薄弱点”、问题易发“风险点”、工作执行“障碍点”等都是政治监督重点,必须以精准求实效,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全过程监督“三重一大”。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等都存在权力寻租风险,必须经党委(党组)集体讨论决定,对这些事项必须实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驻省总工会机关纪检监察组监督对象点多面广线长,具有资金资产多、评选表彰多、开展活动多、服务对象广等特点,既要结合驻在单位承担的公共职能,关注乡村振兴、解困脱困、大病救助、评选表彰等涉及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又要结合群团组织的专项资金使用、工程招投标、大宗商品和服务购买等重大资金项目,对其中凸显的业务问题背后的政治问题进行监督,使政治监督落到实处。
  深化纠治“四风”问题。祸患常积于忽微,大风起于青萍之末,由风及腐,由表及里,风腐同源、风腐一体是腐败产生的规律,可见“四风”问题是政治问题的外在表现形式,必须严加纠治。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变异性、反复性,因此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2023年,驻省总工会机关纪检监察组专题调研全省工青妇系统干部作风问题,结合问题线索情况,发现有的单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时有抬头,收受礼品、违规吃喝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反弹回潮。通过督促开展违规吃喝问题专项整治,常态化开展纪律教育、警示教育,培育廉洁文化,各驻在单位政治生态日趋向好。
  注重结合融合,推进政治监督常态化
  政治监督本身就是一项系统性和全局性工作,推进政治监督常态化,需要融入全局统筹考虑、结合实际一体推进,这样才能避免监督泛化虚化、不及时、不规范等问题。
  推动监督办案贯通融合。办案是纪检监察机关核心职能,是最有力的政治监督。从近年来查处的案件来看,有的驻在单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时有发生,有的驻在单位对直属单位监督缺位导致严重违纪违法问题的产生。因此,必须坚持以办案开道破题,紧扣办案需求,督促各责任主体树立系统思维,在前端监督检查环节精准发现问题线索,在审查调查环节把案情查深查透,在后端以案促改环节精准有效推动完善治理,全链条提升贯通融合成效。驻省总工会机关纪检监察组突出源头治理、标本兼治,突出监督促治、以案促改,通过案例分析、下发纪检监察建议、推动专项治理、开展警示教育等方式,形成办案、治理、监督、教育完整工作闭环,用全周期管理方式一体推进“三不腐”。
  推动各类监督联动融合。在省纪委监委着力构建的以“两横两纵一支点”为主要框架的监督体系下,驻省总工会机关纪检监察组坚持助力健全完善内外联动、协同高效的监督工作格局。一方面强化与省纪委监委机关的协同,持续完善“组组”协同监督、“室组”联动监督、“室组地”联合办案机制,经常性加强工作沟通,通过开展专题座谈、业务研讨、联合调研,促进监督力量融合,织密织牢监督网络。另一方面通过加强与驻在单位党委(党组)的协同,助力构建完善主责监督体系,推动党委(党组)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职能部门监管职责同向发力、同频共振。充分利用“纪巡审”贯通联动的特有优势,积极拓展纪检监察监督、巡视巡察监督同审计监督融合、协同的有效路径,充分运用巡视巡察和审计监督成果,督促驻在单位对突出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形成同题共答、常态长效监督合力。
  责任编辑:张念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