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对于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提高农民生产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进入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三农”工作重心已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近年来,兴化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方针,始终把乡村振兴工作摆在全市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位置,聚焦“8420”发展目标,以党的建设为引领,从组织建设入手,以产业发展探路,用基层治理保障,全力绘就生态品质优良、生态经济活跃的新时代鱼米之乡美丽画卷。
夯实组织基础,凝聚乡村振兴组织合力
基层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最后一公里”。党组织强不强,直接关系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效果好不好。兴化以基层党建提质增效为抓手,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一是优体系,强聚合。按照“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总要求,强化市委乡村振兴“一线指挥部”作用,调整优化乡村振兴领导小组,组建水乡兴锋工作团,成立水乡兴锋工作队,开展“十支队伍抓振兴、百名书记走基层、千名干部连民心、万名兴锋解难题”活动,形成市委全面统筹、组织部门具体牵头、相关职能部门相互协作的党建工作格局,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见效。二是筑堡垒,强组织。构建“1+3+N”党建工作机制,健全完善“党委抓牢支部、支部严管党员、党员带动群众”工作制度,以“组织力指数”为抓手,从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党员队伍、“村”“民”共富、文明实践、综合评价6个维度建立行政村党组织“组织力指数”监测体系。持续推进“基层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工程”,聚焦乡村振兴领域,组建产业项目、行业系统党建工作指导站,因需设立功能型党组织,切实将党的组织优势、政治优势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动能。三是塑队伍,强担当。靶向实施村干部提质强能培训三年行动计划,开展差别化轮训、专题化调训、跟班化实训,597名村干部实现“专升本”“高升专”。充分发挥“三酬六有”激励保障机制和村党组织书记刚性退出办法双向激励作用,积极探索村干部专职化管理。实施“兴有强雁”干部培育工程,综合开展村党组织书记、乡村振兴青年人才、定制村官招录工作,182名中青年走上村干部岗位,全方位锻造一支讲政治、抓落实、谋发展、强引领的村干部队伍。
打造产业集群,增强乡村振兴发展动力
乡村振兴战略的最终落脚点在于产业兴旺、生活富裕。兴化围绕农业高质高效发展要求,加强党组织建设和示范引领,精准项目实施、政策支撑,以产业提升、服务提质引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村民共同富裕,让乡村振兴迸发出新的活力、展现出新的面貌。一是因地制宜育产业。围绕“四区+四带”总体格局,实施产业兴村强市行动,加大智慧农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品牌农业建设,着力打造“一村一品”,以村级党组织牵头,创新“村股份经济合作入股+村民土地入股+政府政策支持”的投资模式,建立村级经济合作社,全市涌现出一大批特色产业项目。沈伦镇崇禄村联合6个经济薄弱村,成立专业合作社,打造“千亩碧根果”项目,村集体经营性年收入225万元,参股村股金分红近30万元。大营镇联镇村在“第一书记”李廷胜的带领下,瞄准洋葱产业,3年间实现了贫困村的华丽转变,2020年全村9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2021年村集体增收达133万元,今年有望超过200万元。二是多措并举促增收。深入实施“双百双名”攻坚行动,推进“万企联万村、共走振兴路”行动,充分挖掘村级资源禀赋,发挥资源优势,促进产业项目联办共建、经济发展联动共振,积极推进光伏发电、标准厂房、乡村旅游等七大类39个增收项目,进一步增强村级自身“造血”功能,预计竣工达产后每年增加村集体经营性收入1000余万元。实施“农业龙头企业双倍增”计划,做强“千垛百味”兴化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市政府每年投入1000万元用于品牌推广,让好产品卖出好价钱。三是集聚要素强支撑。实施“乡村人才振兴计划”,制定《乡土人才选拔培养管理办法》,放大乡土人才“三带两助”作用,激发乡土人才创造活力,选拔乡土人才2340名,打造乡土人才传承示范基地和大师工作室30个。注重发挥科技镇长团作用,大力推进“招院引所”工程,与扬州大学共建全省首家乡村振兴研究院,与江苏大学共建“无人农业系统研究院”,让高校院所创新资源赋能乡村振兴。常态化开展“党建引领 共兴共富”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活动,探索建立“乡村振兴、兴有强村”基金,深化政银共建、村银联建、农银互联合作机制,鼓励银行、担保公司等涉农金融企业创新开发面向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的金融产品,联合兴化农商行设立总规模不低于5亿元的“兴村易贷”“兴锋e贷”金融产品。
强化基层治理,展现乡村振兴多彩魅力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找准乡村振兴与基层治理的结合点。兴化优势在农,特色在水,未来核心竞争力在生态、文化和旅游。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兴化充分发挥自身特色,利用文化优势、生态优势,着力打造“河安湖晏、水清岸绿、形神兼备、烟火浓郁”的活力乡村。一是以规划“塑形”。以实用型村庄规划为依据,将土地占补平衡和增减挂钩工作作为全市乡镇党委“书记项目”的必选课题,在全市范围内推进。全面执行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政策,置换出的建设用地指标优先安排用于乡村振兴经营项目。积极稳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稳步推进农村宅基地管理,有效盘活农村“沉睡资源”。千垛镇东罗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成为泰州市首个集体土地入市的项目。二是以文化淳风。高标准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矩阵,不断健全完善村规民约和红白理事会等“一约四会”管理机制,实施“新乡贤回流工程”,多措并举培育文明乡风、推进移风易俗,营造“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邻里更和谐”的良好环境。昌荣镇以百姓大舞台为载体,创新编排形式,让非物质文化遗产“锣鼓书”重获新生,在全国“县乡长说唱移风易俗”展演活动中获得好评。陈堡镇唐庄村打造乡贤议事厅,创新建立“逢六说事”制度,每周围绕村民关切办实事、解难题,推动村民和睦相处、村庄和谐发展。三是以生态生金。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党建“书记项目”为抓手,全方位推动乡村建设,充分利用闲置资源,打造“微景观”“微公园”,加大“农业+旅游”“农业+采摘”路线设置,让老百姓获得感更浓。沙沟镇官河村投入580万元,建成集农家乐、采摘乐、烧烤、垂钓、购物等多种休闲观光活动于一体的“荷藕套养小龙虾产业园”,集体经营性收入实现了翻番。持续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打造省级特色田园乡村13个,健全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加强农村公共文体设施建设,让美丽乡村转化为“美丽经济”。千垛镇东罗村与万科联合打造“碧水东罗”特色田园乡村,推出全新的特色农业品牌“八十八仓”,年销售额达3000万元。此外,村民还可以从事旅游、餐饮、民宿等行业,增加劳务性收入,2021年菜花节期间,该村日平均接待游客约800人次,旅游收入达1430万元。□
(作者系中共兴化市委书记)
责任编辑:包咏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