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守正创新中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发布时间:2024-05-10     稿件来源:《群众》(思想理论版)     作者:贺娜娟 戴雪红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2023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提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新的文化使命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是我们党强烈责任担当和高度文化自信的集中体现。对于如何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习近平总书记着重强调三点,即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守正即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毫不动摇地坚持正确方向,恪守正道;创新即勇于开拓、吐故纳新,不断制定新政策、完善新机制、采用新形式,推动新的进步。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坚持了文化建设的原则性与创造性、继承性与发展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集中彰显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正本清源,始终坚守魂脉根脉不动摇

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展现出固本培元的理论特质和与时俱进的实践品格。坚持两个结合,是我们事业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两个结合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正是坚持守正创新,才能守住马克思主义的魂脉,开辟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正是坚持革故鼎新,才能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推动传统文化基因融入当代治国理政的实践中。

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纵深的历史维度和更宽广的文明空间中,充分运用民族文化提供的宝贵资源,在实践上大胆探索、在理论上不断创新。五千多年文明涵养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基因和精神标识,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丰厚滋养。新时代推动文化繁荣,必须厚植国本,坚定文化自信。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而文化自信就来源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有了文化的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的坚定自我,文化自信就有了根本依托。自信才能自强,只有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赓续红色文化血脉,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开拓进取、锐意创新,才能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根基。

坚持两个结合,就必须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巩固和增强意识形态引领力。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决定了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必须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旗帜鲜明地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我们党始终注重把握文化领导权,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凝聚推动发展的磅礴伟力。同时也勇于亮剑、敢于斗争,抵制各种错误观点,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

改革创新,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文化精髓、道德规范和价值理念,为建设文化强国提供重要精神支撑和智力支持。如果没有优秀文化的滋养,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增强,中华民族就不可能自信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文化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发挥重要作用。创造性转化,就是根据新时代要求,对有价值的传统文化内容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表现形式,激活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创新性发展,就是着眼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使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续发挥积极作用。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文化强国建设,要持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过去、现在、未来贯通起来,让中华文明绽放出更加夺目的时代光彩。

建设文化强国,关键是要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破除体制机制弊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扫清障碍,营造风清气正的文化发展环境。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深化对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紧贴群众的精神需求,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切实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市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特别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眼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交流互鉴,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地域、特色之别。每种文明都闪烁着璀璨光芒,都是本民族历史探索的丰厚积累,也为本民族的生存发展提供深层指引,各种文明共同构成了人类文明绚丽多彩的百花园。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文明冲突、文明优越等论调不时沉渣泛起。越是这样,就越是要注重并不断加强文化交流、文明互鉴,坚定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华文明自古就秉持开放包容、命运与共、和合共生的天下情怀,不断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贡献独特智慧。中国共产党顺应人类文明发展大势,提出并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尊重文明形态的多样性,思考和回答了人类文明向何处去这一时代命题。要坚守中华立场,增强中华文化的号召力和凝聚力,把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关键概念提炼出来、展示出来,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和可敬的中国形象。同时要求同存异,博采众长,深化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提升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中国式现代文明走的是一条坚守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文明之路,不搞文明之间的冲突、掠夺和剥削,提倡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丰富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路径,对世界的现代化和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新征程上,我们要继续坚守和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深化文明对话,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苏胜利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