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聚链强产业 服务畅链蓄动能

发布时间:2024-05-10     稿件来源:《群众》(思想理论版)     作者:潘 浩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安全可靠。向中心聚焦、为大局聚力是组织工作的基本要求。近年来,常熟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重中之重,结合产业集群布局和优势产业链发展情况,扎实推进产业链党建聚力赋能行动,积极探索组织串链、机制强链、服务护链产业链党建工作模式,着力推动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胜势。

堡垒建在链上,严密组织体系串链

产业链党建是党建工作新的延伸,一头连着党组织,一头连着产业链,是一个有机整体。坚持产业链延伸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全方位构建依产业链而建、为产业链赋能的严密组织体系,推进产业链党建握指成拳、串珠成链。

织密组织体系。坚持问需于企、问难于企、问计于企,开展产业链登门三问,走访调研全市链上企业,根据重点产业特点、发展阶段和分布情况,制定产业链党建总体方案。按照市级统筹、产业归口、条块协同、重点推进原则,构建市级产业链综合党委细分领域产业功能型党委(产业党建联盟)企业党组织三级组织架构,累计覆盖链上企业821家、党组织481个、党员4673名,以组织串链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

健全运行机制。理顺厘清职责关系,推进产业链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明确产业链党建工作各牵头单位职责清单,针对性下拨党建经费,指导各产业链党委制定工作计划,推进年度重点攻坚项目,确保产业链党委高效运转、履职尽责。建立产业链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常态化组织发改、财政、科技、工信等部门共商发展对策、共解产业难题,变组织部门单打独斗为联席会议抱团出击,通过定期碰头、定员联络、定向指导的三定方式,织密产业链党建责任网,指导形成一链一特色”“一联盟一品牌

深化共建合作。上下联动、协调各方是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的优势所在。发挥产业链综合党委牵头抓总作用,搭建组织联心、企业联手工作平台,促成市级产业链综合党委与各类高校、机构、龙头企业联建共建,举办产业沙龙活动,不断深化科技攻关、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合作,引领波司登等传统产业链主企业向而行,帮助本地链上企业向外拓展、向上攀升。

资源融在链上,整合要素力量强链

党建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聚焦短板产业、优势产业、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面向企业发展不同环节、不同阶段需求,建立完善相应的科技创新体制、金融服务体制和人力资源供给机制,推动各类要素资源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创新是第一生产力,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主导动力。引导和鼓励规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设重点实验室、先进技术研究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载体,支持企业创新载体成为人才承载地和集聚地,吸引各级各类人才团队,以企业研发活力提升产业创新活力。搭建创新主体培育库,对企业、专家赋予个性化产业技术领域标签,在梳理研发项目、建设研发载体、加大研发投入、加速成果产出等方面精准推送专项政策与集成服务。全市细分领域产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超20家企业在动力电池、半导体材料、5G通信等领域突破卡脖子技术、打破国外垄断,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从2018年底的34.8%提升到2023年底的45%,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突破4%,居全省县级城市前列。

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高素质人才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根基,也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坚持把锻强现有产业、培育未来产业、攻坚卡脖子技术作为主攻方向,集中力量做好前沿科技和产业趋势研究,分析产业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围绕产业链上下游配套编制产业图谱,按图索骥精准引才,构建引到人、育好人、留住人的人才供给体系。突出增量导入存量优化,建立现代产业技能实训中心,架设校门到厂门立交桥,实现招生即招工、进校即进企、毕业即就业。到2023年底,全市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7万人,占就业人员比例的26%;高技能人才总数达10.8万,占技能人才比例的40%,人才各项指标均位于全省县(市)前列。

围绕产业链壮大资金链。在创新链向产业链延伸逐步衍生出新兴产业或未来产业的阶段,资本力量发挥着巨大推动作用。强化金融资源供给,重点保障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有足够的资金支持,有力支撑重要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健全创投、融资、担保一体的完整链条,引导创投基金、金融机构、创新孵化器、金融行业协会等,为企业提供分类别、分行业、分需求的资金服务支持。积极对接股权投资机构以及专注科技金融的商业银行,充分撬动其背后的产业资源,为企业创新提供全链条支持。

服务嵌在链上,赋能产业发展护链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能使力量倍增。发挥组织部门优势,以党建惠企行动为抓手,充分调动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的力量,拓展服务朋友圈、项目信息圈、企业配套圈,推动实现产业链党建效益最大化。

聚焦需求提效能。坚持目标导向和需求导向相结合,做到难点在哪里就攻坚哪里、需求是什么就提供什么,围绕党群、政务、金融、人才、科技、市场等6个方面开展专项赋能行动,建立市级街道园区三级协调机制,集结红色代办员”“先锋专员”“企明星政企联络员3支队伍联动惠企,全方位帮助企业实现一堆事变一件事、一次办事一次成

聚焦问题疏堵点。针对信息不畅的问题,建立健全企业需求清单、部门资源清单和行动项目清单三项清单,梳理政策、载体、项目资源130余项,常态化开展圆桌会,定期举行产销对接活动,推动生产要素在产业链条上高效流通。针对资金短缺的问题,实施融汇虞城万企专项行动,建设上市通云平台,联合会计师事务所、券商等加强对产业链企业股权融资辅导。针对政策不通的问题,深入开展党建惠企直通车政策宣讲、企业大走访、银企对接会等,靶向匹配、定期推送各类涉企政策,一企一策帮助解决生产经营难题。

聚焦发展优环境。加快建设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和企检服务中心两大载体,搭建虞企通企业服务枢纽平台,着力推动惠企政策一站汇聚、精准直达。围绕产业链发展,实施六不五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推出免罚轻罚动态清单等32项重点举措,组建律师、会计师、税务师、资产评估师等四师助企服务队,让链上企业运营成本最低、办事效能最高、贸易投资最便利、发展预期最稳定。

(作者系中共常熟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责任编辑:赵文韬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