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渊源于2500多年前的古邗沟,它和合南北、通济江淮,成为淮扬文化的地理标识。作为典型的“流动的文化”,大运河孕育出“高颜值”“有气质”的淮扬文化。无论从历史文化,抑或现实状况及其发展空间来看,淮扬文化基本形成了和合南北的地域特色,在中国运河文化谱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世界运河看中国,中国运河看淮扬”,淮扬文化尽显风骚。
“淮扬”地理概念最早可追溯至《尚书·禹贡》中的“淮海惟扬州”之说,不过当时作为九州之一的扬州范围包括今江苏淮河(废黄河)以南、安徽淮河以南、上海、浙江、江西、福建及广东部分地区。据有关专家考证,“淮扬”首次见于正史是在唐朝房玄龄等编纂的《晋书》卷六十一:“(西晋末年,周馥上书请迁都寿春)淮扬之地,北阻涂山,南抗灵岳,名川四带,有重险之固。”唐朝及宋元时期,“淮扬”则指江淮地区,即淮南道节度使管辖的范围,相当于今天江苏、安徽两省淮河以南、长江以北地区。明朝朱元璋置淮安府、扬州府,管辖范围相当于今天江苏长江以北大部分地区。今天地理意义上的“淮扬”大体等同于明清时期的“淮扬”,以淮安、扬州为主,兼及泰州、盐城、南通以及镇江、南京部分地区。
淮扬文化是淮扬地区的人们在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下,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淮扬文化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独立的文化地理单元,与运河、淮河、淮盐等因素紧密相关。淮扬运河又称邗沟、渠水、韩江、中渎水、淮南运河、里运河等,明清时期始称淮扬运河,近代以来称里运河。古邗沟是我国史籍中最早明确记载的运河。淮扬运河北至淮安市淮阴船闸,南至扬州市六圩长江口门,全长168公里。在明末至近代以来曾承担分泄淮河洪水入海、入江的功能,现在既可航运,又是南水北调东线输水干线,其东堤是保障里下河地区安全的屏障。
值得一提的还有通扬运河(运盐河)。西汉吴王刘濞封地滨海平原,盐场分散,外运困难,刘濞借鉴夫差的经验,开凿上官运盐河,即自扬州茱萸湾到泰州海陵仓、海安、如皋等地,清宣统年间改称为通扬运河。通扬运河(运盐河)贯通南通、泰州、扬州3市,全长159公里。扬州后来逐渐成为全国盐运中心。纵贯南北的淮扬运河、横连东西的通扬运河(运盐河)孕育了淮安、扬州、泰州、南通、盐城等江淮东部城镇,也孕育了淮扬漕运文化、盐运文化、河工文化、码头文化等。
淮扬文化的基本特质可谓“和合南北”。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居秦岭、淮河一带,淮安有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园。淮安“四水穿城”(京杭大运河、古淮河、盐河、里运河),被称为“漂浮在水面上的城市”。明清时期淮安是中央政府的河道治理中心、漕运指挥中心、漕船制造中心、漕粮转输中心和淮北食盐集散中心,“天下九督,淮居其二”。古代“南船北马”在此中转,南北客商云集,清江浦持续繁荣600多年。隋炀帝曾称扬州是“淮南江北海西头”。扬州地处长江下游、运河枢纽、淮河尾闾,淮河入江水道贯穿扬州南北。古代扬州得舟楫之利,曾先后在汉、隋唐、明清时期三度辉煌。受淮扬运河、通扬运河(运盐河)、淮河、淮盐等长期滋养,淮扬文化在内涵、形态和性格上都留下了和合南北的地域印记。
内涵上刚柔相济见精神。淮扬地区既是鱼米之乡,物产丰富,同时又是洪水走廊,还曾受战争摧残。南宋初期,淮安、扬州是抗金前线。明末史可法曾率领扬州人民顽强阻挡清军南侵。扬州有64%的地域为淮河流域、36%的地域为长江流域,既是江淮分水岭又是江淮交汇点,正所谓“头顶一盆水(高邮湖)、腰挂一桶水(淮水过境)、脚踩一条龙(长江)”。正是这样的特殊地理位置及历史,造就了淮扬文化刚柔相济的内涵,并具有广泛的普适性和通融性,成为区域竞争的软实力。淮安精神“包容天下,崛起江淮”,生动诠释了淮扬文化刚柔相济的精神特质和地域符号。
形态上“雄”“秀”叠加见功力。受地形地貌、气候和历史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我国南方文化清秀细腻、北方文化奔放粗犷的形态分野明显。处在南北地理分界线上的淮扬地区,接受南北文化的双重辐射,形成了“雄”“秀”叠加的文化形态。明清时期,杭州、苏州、扬州、淮安并称“运河名都”。“扬州园林甲天下。”扬州园林肇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成熟于宋明,鼎盛于清代乾隆时期。扬州传统园林建筑不仅在外形上,而且在结构上融汇南北,自成一格,雄伟中寓明秀,得雅健之致。清代学者李斗在《扬州画舫录》中有“杭州以湖山胜,苏州以市肆胜,扬州以园亭胜,三者鼎峙,不分轩轾”说,至今仍是公论。
性格上“温”“火”有度见雅量。历史上的淮安曾是“九省通衢”“壮丽东南第一州”。唐代出现了“扬一益二”(益州即今成都)格局,扬州相当于今天的上海。淮扬人性格“温”“火”有度,言行低调内敛,不事张扬。这种性格的养成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崇学重教,好学成风,淮安、扬州名人特别多。明清时期淮安河下古镇曾出过67名进士、123名举人、12名翰林,有“进士之乡”之称。成立于1902年的扬州中学久负盛名,67名院士曾在扬州中学读书。历史上扬州学派、泰州学派影响深远。北宋晏殊、吕夷简、范仲淹曾先后出任盐城东台西溪盐官,均能诗善文,都是著名宰相。宋天圣(1023—1032)年间,时任西溪盐仓监官的范仲淹,为抵御海潮侵袭和适应盐场运输,在唐朝李承主修的“常丰堰”基础上,兴工修筑“捍海堰”,河道取土之后连接起来遂成运盐航道。后人把“捍海堰”称之为“范公堤”,把运盐河道称之为“串场河”。范公堤造福盐民几百年。
2020年11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扬州古运河畔的三湾公园考察时盛赞“扬州是一个好地方”,强调“古运河还要重生”。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寄语淮安拿出“壮丽东南第一州”的眼界和气度,抓住区域条件显著改善的机遇,把周总理家乡建设得更美更好;寄语扬州在现代化新征程上更好满足世界人民对扬州的向往,让“好地方”好上加好、越来越好。这无不激励着淮扬人民高质量建设好淮扬文化高地,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争表率、走在前”。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中国大运河研究院、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扬州分院)
责任编辑:陈伟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