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红色经典引入“大思政课”

发布时间:2021-08-30     稿件来源:《群众·大众学堂》     作者:李 骏 蔡怀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红色经典具有革命性、时代性、价值性等特征,对于大学生坚定理想信仰、铭记初心使命、厚植爱国情怀、塑造高尚人格、提升人文素质具有重要影响,是大思政课的重要资源。善用红色经典讲好大思政课,不仅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举措,还能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与意义。当前,善用红色经典讲好大思政课,就是要把红色经典引入课堂、融入实践、纳入研究,用好用活红色经典教材,不断增强思政教学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

把红色经典引入课堂,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红色经典引入课堂,既可以引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可以引入到其他各类课程。引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在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叙事功能的基础上,把好故事与好思想结合起来,让红色经典被大学生自然而然吸收;引入到其他各类课程,应注意是否相的方式和的效果,使红色经典成为课程思政推动育人的有效载体。

把红色经典引入课堂,首先要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中善用红色经典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内涵之丰富、覆盖面之广泛、思想性之深邃,在任何一门课程中都可以进行深度阐释。比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既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体现,也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体现,在生物课、化学课、政治课、美学课等课程中都可以涉及。其次,要善用红色经典作品。在思政教学中善用文学、影视、音乐及舞台剧等红色经典作品,能使大思政课充满亲和力、感染力与实效性。比如,在通识课程《外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中引入大型民族歌剧《星星之火》,这部作品重点描绘东北抗联战士艰苦卓绝、前赴后继的革命精神,学生们不仅能深刻感知中国人民的英勇抗战精神和生生不息的革命斗志,也能更加真切地感受到近代与当代中国形象在外国文学、世界各国人民心目中的差异。再次,要善用红色经典案例。红色经典案例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的光辉历程、基本经验、精神风貌和卓越成就的典范,包括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科学决策与战略思维、军事思想与国防建设、科技创新与文化思想等,对当前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有着深刻的指导作用,具有较强的现实操作性与可信度。比如,在外语专业课程《法语时事新闻选读》中可以结合时事,将中国的抗疫经验作为经典案例进行介绍与对比,使学生感同身受,从经典案例中汲取信仰力量,增强情感与思想认同,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成效。

把红色经典融入实践,落实在社会生活中讲好思政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这为我们进一步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路径。在社会生活中讲好大思政课,就是要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起来,在社会大课堂中开展好社会实践,将红色经典融入社会实践,使大学生们在实践中感知、体悟与思考。

在社会生活中讲好大思政课,首先要利用社会现实中的红色经典开展好教育。这一红色经典可以是红色纪念地、红色场馆等物质文化,也可以是红色人物、红色故事、红色精神等精神文化。教育的形式可以是红色经典阅读,也可以是参观红色纪念馆等实践形式。与课堂教学不同的是,社会现实中的红色经典具有鲜活的感染力和价值引导性,其所具备的示范效应和价值引导是潜隐性的,更容易为当代青年所接受。利用社会现实中的红色经典要注意红色经典的审美性和亲和力,既要以美的形式呈现红色经典的正能量,也要以大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开展传播。其次,要充分利用寒暑假社会实践、志愿活动等,引导大学生走进社会、融入社会,在社会中得到锻炼、在实践中获得真知。比如,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带来了深刻变化,而在抗疫过程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感人事迹、时代精神是带有中华民族鲜亮底色的当代红色经典。以此为契机,可以把思政课堂搬到街道、社区,请参与过抗疫一线工作的大学生讲见闻、谈体会,容易引发大学生强烈共鸣。

把红色经典纳入研究,建构大思政课话语体系

办好思政课的关键在于教师。思政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政治站位和政治定力,还要有扎实的专业素养和以身示范的师道行为。善用红色经典讲好大思政课关键在于加强思政教师对红色经典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研究。这就要求思政教师在教学内容中,既要增强理想信念的崇高性、政治立场的正确性、师德师风的高尚性和价值观引导的方向性,又要注重把红色经典融入教学思考,将自身对红色经典理论、红色精神的深刻理解,以有血有肉的情感形式传递给大学生。

要加强思政教师对红色经典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研究。第一,加强对红色经典的研究与评论。厘清红色经典的内涵,对其创作与传播中的各要素进行深入研究。挖掘红色经典背后故事,加强对红色经典故事的整理,引导学生深刻领会红色精神内涵和红色文化精髓,使红色经典成为大思政课的重要素材。第二,做好红色经典外译与传播。目前我国外译的作品多为文学作品,理论著作的外译还不够多,除文学作品外其他形式的经典也不够丰富,缺少当代形式的创新与转化。做好红色经典的外译与传播,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必要路径,也是以红色经典上好大思政课的有效载体。第三,增强红色经典的思想性、时代性与艺术性。思想性就是把红色经典中的红色理论、红色精神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密结合,用这些理论与思想对红色经典进行阐释与解读;时代性就是将世界前沿、社会现实与红色经典结合起来,以当代青年能够且愿意接受的话语表达方式和教育方式展现出来,使红色经典不过时;艺术性就是在红色经典的呈现形式和载体上下功夫,表现手法要新颖,符合当代青年的审美需求,善于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增强红色经典对青年人的感召力和吸引力。

(作者分别系江苏现代服务业智库研究员、南京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江苏省委研究室四级调研员)

责任编辑:孙秋香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