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是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重要途径。广陵作为总书记点赞的扬州“好地方”核心区,拥有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是扬州市全国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的重点板块。我们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持把版权赋能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具体行动,保护与传承并重,转化与创新融合,积极探索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的“广陵经验”。
在保护与传承中筑牢“压舱石”。主城优势、古今辉映是广陵最鲜明的特质,这里集聚了特色显著、种类繁多的民间文艺资源,加强版权保护与促进成为我们赋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深度挖掘资源优势。现有民间文学、传统戏剧、传统技艺等文艺团队12个类别119支,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03个(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1个、省级项目6个、市级项目7个)、非遗传承人165个,6支群众文化团队被列入江苏省优秀群众文化团队培育对象,扬州清曲、广陵古琴等“非遗富矿”成为扬州民间文艺传承保护的重点对象。充分彰显宣传优势。每年结合“4•26”版权宣传周系列主题活动,通过举办线上线下互动的民间文艺版权集市、版权作品展、文艺成果展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将版权知识融入生活细节和艺术创作,在催生文创爆款的同时,不断增强全社会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突出机制联动优势。依托知识产权综合保护中心,建立健全“网格化+信息化、部门联动+一体办案”的民间文艺版权保护行政司法协同机制,形成宣传网信、公检法、文化执法等11个部门的行业治理工作模式,打通民间文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全链条。2023年共收集盗版侵权问题线索43条,调解侵权纠纷14起,“4.12”游戏私服侵犯著作权案入选2023年江苏省打击侵权盗版十大典型案件。
在服务与引导中增强“动力源”。版权是提升文艺作品的核心竞争力,对于文化创新创造具有重要的保障和驱动作用。我们牢牢扭住版权登记“牛鼻子”,注重质量并举,着力破解民间文艺创新“动力源”问题。面上,备案登记实现“全覆盖”。依据《扬州市民间文艺版权保护指南》,率先推广使用民间文艺作品备案系统,编撰《广陵区民间文艺备案作品精品名录》,组织专人采取电话沟通、上门拜访、集中培训等方式,摸清家底,登记在册,为精准服务、成果转化提供支撑。截至目前,全区共备案民间文艺作品8560件、版权作品登记6307件。线上,精准服务实现“零距离”。推行民间文艺版权登记“上门面对面沟通”和“云上点对点办理”,深入开展“进百家企业”走访服务活动,落实著作权登记“当天审”“零收费”“无纸化”,切实满足民间艺人和企业对版权保护的需求,为阻断违法侵权提供有力的保护盾。点上,示范打造实现“一站式”。在业务部门、重点企业、重要板块设立版权服务站点4个,试点“属地专员+志愿企业”登记服务模式,为企业和个人提供版权登记、版权服务、纠纷处理的闭环服务,进一步加强民间文艺版权的公共服务能级,助力更好地优化区域营商环境。2023年,扬州安贝斯玩具有限公司作为全市首家企业荣获“2022年度全国版权示范单位”称号、获评“2022年度十大著作权人”(中国版权保护中心授予),3家企业荣获“江苏省版权示范企业”称号。
在转化与创新中提升“增长极”。版权作为文化传承发展过程中的核心要素,是民间文艺成果转化利用的价值所在。我们坚持以版权赋能为支点,以产业思维为引领,大力实施版权兴业促进行动,全方位开展民间文艺版权运用与保护,着力推进版权运用和价值转化,助力新兴产业升级发展。依托研训一体化推动。发挥社科联、文联、工商联、广陵古城学会等团体作用,借力大院大所优质资源,结合人文经济学、新质生产力等课题研究,拓展民间文艺发展空间和要素转化路径,充分激活民间文艺的品牌创新作用,驱动相关产业跨界发展。扬州牧美版权产教融合项目获2023年省级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80万元。依托赛事链条式带动。坚持以节为媒、以赛赋能,系列化举办“广陵区大运河青年文创节”、建区40周年纪念LOGO征集、“广陵•礼好”古城伴手礼大赛等文创活动,积极推动民间艺人将创意转化为高品质的文创产品,解决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最后一公里”问题。2023年,新增版权登记账号142个,登记作品超2434件、同比增长200%。依托新质生产力驱动。组建试点企业联盟3个,遴选18家民间文艺版权企业先行先试,采取“一对一宣传、手把手指导、传帮带齐创”方式,帮助企业提高版权意识,实现版权赋能产业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7件作品获评“江苏省优秀版权作品产业转化重点培育项目”,年度版权产业增加值达3.5亿元。
(作者系中共扬州市广陵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责任编辑:臧金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