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校“大思政课”体系

发布时间:2024-09-02     稿件来源:《群众·大众学堂》     作者:满 原    

  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中要求,各级党委(党组)要把思政课建设摆上重要议程,各级各类学校要自觉担起主体责任,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高校要通过聚焦 大课堂”“大平台”“大师资”“大格局,构建起大思政课体系,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落地、落细、落实。

  集成优选,建设社会“大课堂”

  思政大课堂的建设,并非大数量、大规模课堂,而是要将课堂置于宏大的时代、鲜活的实践、生动的现实中,解决好在什么时代背景下,以什么价值取向,由谁,用哪些内容,采取什么方法,实现什么目标的问题。

  用好主渠道,筑牢思政课堂“主阵地”。扎实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和实践成果进课堂,加强相关课程群建设,推动形成必修课+选修课的课程体系。聚焦思政课前沿问题、重点难点问题,围绕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等方面,开展案例式、探究式、体验式、互动式、专题式、分众式等教学方法试点。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信息传播即时性优势,搭建思政课线上线下一体化数字课堂,推动思政课从线下有限课堂延伸至线上云端课堂”“移动课堂,实现线上教学线下教学的无缝衔接,让思政课堂有,更有、有思政味

  构建共同体,铸造实践课堂“大熔炉”。积极推进课堂教学内容拓展和教学方法创新,探索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坚持开门上。与地方、企业、红色主题场馆等共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深入开展行走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三下乡社会实践、劳动实践、社区理论宣讲,充分发挥新时代伟大成就的教育激励作用,用好经济社会大事、国家政治盛事、民生幸福要事等教学资源,开展调查研究、志愿服务、挂职锻炼等实践活动,推动构建政企校联动的实践育人共同体。

  绘就“同心圆”,让专业课上出“思政味”。创新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路径,着力构建面向全课程的1+1+N课程育人模式,推动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思政课教师走进专业课堂,与专业课教师开展集体备课,携手专业课教师共同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与专业教学团队加强思政资源共享、内容共思、教师共研,实现课程育人课堂联动、资源融通,共同绘就课程思政同心圆

  共创共享,搭建资源“大平台”

  思政课的用户是学生,大思政课必须牢固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改自上而下的单向灌输为平等多元的双向互动传播,提升时代新人运用党的创新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领。

  用好红色资源,打造思政教学育人阵地。如何利用好红色资源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关注的问题。深入探究红色文化资源的内在特质、核心价值、形成逻辑、传承载体,系统整理并纳入高校思政教育课程体系,实现将红色资源融入到高校思政教学资源、融入校园文化、融入社会实践中。运用信息技术、新兴媒体和文化创意等,引导学生将红色元素与音乐、舞蹈、动画、美术、书法、音视频、微电影等有机融合,积极探索红色文化传播新路径,让学生从中砥砺家国情怀、赓续精神血脉、激发使命担当。

  坚持开门办学,建设专业实践育人阵地。主动对接博物馆、非遗馆、示范乡村、重点企业等各级各类实践教学基地,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实践基地建设,构建产学研融合新模式,建立长效合作共享机制,达成协同育人的效果。利用大数据技术、区块链赋能思政课,进行个性化、定制化、精准化教育;建设大思政课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基地,使学生得到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积极构建报、刊、网、端、微、屏六位一体全媒体矩阵,提升大思政课培养时代新人的实效性。

  精确定位,建设“大师资” 队伍

  思政课的关键在教师,思政课教师要以六个要求为标准,坚定信仰信念信心、心中装着国家和民族、创新思维方法、具有学科视野和国际视野、严格遵守纪律规矩、塑造人格魅力,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榜样。

  搭建成长平台,建设专兼结合思政教师队伍。严格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例在编制内配备专职思政课教师,支持思政课骨干教师到党政机关或基层挂职锻炼、蹲点调研,为专职思政课教师搭建研修平台,立项建设思政课教师教学创新团、思政课名师工作室。

  创新教学理念,打造专业化思政师资队伍。坚持将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以教育家精神涵养大国良师,引导专业教师树牢肩负育人职责,厚植教育情怀的责任意识。思政课教师要坚持八个相统一,既要遵循教书育人规律、思政课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又要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载体,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实现协同育人,建设人人重育人的师资队伍。加强顶层设计,建立激励政策,完善评价机制,实现思政课教师与课程思政教师、日常思政教师、学段思政教师协同育人,营造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重育人的良好氛围,鼓励教师自觉担起培养时代新人的主体责任,合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品质引领,形成育人“大格局”

  思政课是高校铸魂育人的核心课程。树立精品意识,打造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思政金课,是高校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的重要举措。

  与时俱进、常讲常新,打造思政“金课”。吸纳辅导员、党政管理干部、学生代表、行业模范参加集体备课,建立听、备、讲全链条抓思政课体系,并以课程体系为中心,着力打造亮点,着力推进思政课建设与时俱进。优化课程体系,建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课程群。

  走出教室,走进社会,擦亮“移动”品牌。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建构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知识、能力、素质一体化教学结构,采用唱着上、讲着上、辩着上、演着上、拍着上、走着上、赛着上综合实践教学方法。深入田间地头,走进企业社区。让学生走进基层、融入群众,在移动思政课中更好地认识世情、国情和党情。

  (作者单位:南京财经大学)

  责任编辑:汪娅岑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