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江苏沭阳县沭城镇承晖门前的街市,早起的人们已肩挑手提忙碌在晨雾中,逆光里,他们的身影奔走在城门中的潮湿光滑的石道上。古镇百姓的勤劳,被年轻的吴印咸手中的勃朗宁方匣式旧相机定格。这幅题为《晓市》的黑白图片如今陈列在沭阳吴印咸故居,记录了百年前摄影宗师吴印咸先生故土的风土人情,也见证了他从沭阳出发记录时代反映生活关注人民的初心。
关注人民的创作主张
吴印咸原名吴荫诚,1900年9月21日,出生于沭阳县清贫的书香门第,父亲吴铁秋创办了沭阳最早的私塾学校。1916年,吴印咸从高小毕业考入了半工半读的江苏省立第四工厂。1919年,吴印咸考入上海美术专门学校西洋画科学习,西方美术理论的文化熏陶、影像先进技术在上海的盛行,使得他选择了更能直观表达时代的摄影这一现代视觉艺术。他开始自学摄影,把宿舍的床铺下方空间变成暗房。
1922年,吴印咸从美专毕业后,回到家乡沭阳县立中学担任美术老师,课余进行摄影探索。他的镜头对准了家乡饱受苦难的底层乡亲。
1932年,吴印咸在许幸之引荐下进了上海天一影片公司画布景。在电影公司谋生之余,吴印咸将相机镜头对准了悲惨贫民与战乱伤痕,拍出《饥寒交迫》《祸水茫茫》《纤夫》《运饼充饥》等作品,在1934年吴印咸与许幸之在上海八仙桥纪念会举办的绘画摄影联展中展出。
1935年,夏衍请许幸之导演电影《风云儿女》,由吴印咸担任摄影。首次担任电影摄影的吴印咸充分运用自己钻研人像摄影时的经验,通过有明有暗有层次的光线处理来表达人物的特定情绪,突破了当时庸常的摄影手法。该片在上海公映后引起轰动,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风行全国。拍摄《风云儿女》期间,是吴印咸思想转化的重要过程。他开始意识到只有投身到民族解放的洪流中,才能承担好对民族、对社会的责任。
1937年,袁牧之编剧并导演的《马路天使》邀请吴印咸担任摄影。在1982年中国电影五十年回顾展开幕式上,意大利影评家达西拉奇看完《马路天使》后在《团结报》上以显著标题写道:“新现实主义诞生于上海。”他认为“新现实主义”是吴印咸早于意大利电影人的创新创造。吴印咸借鉴美国好莱坞商业片的场景调度和蒙太奇手法,以写实的镜头形成超现实的空间关系。在创作《马路天使》时期,吴印咸已经基本形成了自己的摄影风格,这种通过精心设计的构图关系来衬托主体人物的拍摄手法,后来一直体现在他的艺术创作中。
上海沦陷后,吴印咸辗转太原、香港,他接到了袁牧之的邀请,先到武汉与著名荷兰导演伊文思接头,然后去延安。
邀请袁牧之和吴印咸去延安的是在武汉工作的中共中央代表周恩来同志。面对新的革命形势,周恩来认为中国共产党必须要有自己的文艺队伍,他委派袁牧之参加根据地的电影筹建工作,并筹备解放区第一部电影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吴印咸成为摄影的最佳人选。
奋发进取的工作风格
1938年9月,八路军政治部延安电影团成立。电影团共有六人,袁牧之负责创作领导工作、吴印咸担任技术和摄影的负责人,拍摄设备除了伊文思捐赠的埃姆摄像机,还有一台16mm摄影机。同年10月1日,《延安与八路军》开机,在黄帝陵拍摄了第一个镜头。
在晋察冀敌后根据地,吴印咸带领电影团一次次穿过敌人封锁线,拍下了八路军120师在敌后的战斗。辗转在太行山上、深入敌后战场,吴印咸拍摄了平西游击区、八路军总部等珍贵资料。在晋察冀战场,吴印咸还接受了跟拍白求恩大夫的特殊任务。1938年底开始,白求恩率医疗队在晋察冀前线进行战地救治,吴印咸跟随他的医疗队从冀西转战冀中,两个多月相伴,两人结下深厚友情。在白求恩弯着腰、聚精会神为一名腹部受重伤的战士做缝合手术时,吴印咸将救死扶伤的伟大国际主义战士的感人形象瞬间定格。1965年,吴印咸担任了故事片《白求恩大夫》的摄影,他对白求恩大夫的怀念之情,有了一次更为独特的倾注与表达。
1942年,吴印咸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他带领电影团来到南泥湾,记录三五九旅奔赴南泥湾开山垦田的历程。每次拍摄前,吴印咸都写好提纲、精打细算,在底片不够用、没有印片机、没有电、没法印制拷贝的情况下,他克服困难,利用日光进行接触印相,硬是把拷贝印制了出来。吴印咸用有限的条件拍出了纪录片《南泥湾》,成为延安唯一出品的电影,也为纪录片的延安学派美学奠定了基础。从南泥湾回来,毛主席听完吴印咸汇报南泥湾大生产情况和拍片经过后,走出窑洞,挥笔写下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并将题词送给了吴印咸。
1945年初,吴印咸在延安举办了第一期摄影培训班,为部队代培学员,第二期主要为延安电影团培训专业摄影人才,学完全部进了电影团,将电影团成员扩充到四十多人。1945年3月3日,《新华日报》刊发《电影技师吴印咸》,详细介绍吴印咸如何带领延安电影团因地制宜、开发资源的事迹。同年,吴印咸荣获陕甘宁边区甲等劳动模范的称号。
烛照未来的艺术精神
抗战胜利后,内战一触即发。1946年10月1日,新中国第一个电影制片厂——东北电影制片厂在兴山成立,吴印咸任副厂长兼技术处处长,到1947年底,东北电影厂的二十多位摄影师,一半以上是吴印咸的培训班学生。
1948年10月19日长春解放,两天后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桥》在兴山开机。这是第一次在银幕表现新民主主义革命建设的题材,塑造了解放后以主人翁面目出现的中国工人阶级的崭新形象。作为主管技术的副厂长,吴印咸严格把关,保证了影片的艺术质量。1949年2月,吴印咸任东北电影厂厂长,将东影搬回了长春。
1955年,吴印咸参与筹建中国第一所电影高等教育学府——北京电影学院。他任北京电影学院副院长兼摄影系主任。执教十年,他创新性地提出“三三制”教学法,把摄影系30位教师分成三部分:一部分在课堂上,在教学第一线;一部分不授课,全身心投入社会实践,钻研摄影创作;另外三分之一则是在家里备课进行理论研究。他自己则三者兼备,除了亲自带学生授课实践,还争分夺秒地撰写了《摄影艺术表现方法》《人像摄影》《风光摄影》《摄影用光》等大量著作。他创建的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桃李天下,张艺谋、顾长卫等毕业生不仅在摄影领域成果斐然,更成为中国电影导演的领军人物,作品在戛纳、威尼斯、柏林等国际电影节获奖。
1994年9月7日清晨,吴印咸先生与世长辞。七十年的摄影艺术生涯,他留下了数万张黑白和彩色图片摄影作品,拍摄了7部故事片和5部纪录片,编著20余部摄影艺术专著,举办了20次个人摄影展。七十年光影岁月中瑰宝般的照片和影片,让后人真实感受到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浴血斗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历程”。
(作者系中国夏衍电影学会理事、一级编剧)
责任编辑:陈伟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