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发布时间:2023-01-22     稿件来源:《群众·决策资讯》     作者:任凤鸣    

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是美丽江苏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乡村综合振兴的重要举措和抓手。2017年省委省政府提出实施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战略,提出要通过典型引路、总结经验、完善政策,形成政策和资金的集聚效应,建成一批设施配套完善、生态环境优美、产业特色鲜明、社会安定和谐、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示范区。2019年召开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现场推进会,推动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进入从试点示范转入试点深化面上创建2020年省委省政府发布《关于扎实推进美丽江苏建设的意见》,提出要以美丽宜居城市和美丽田园乡村建设为主要抓手,全面展开美丽江苏建设的新实践,建设具有产业特色、乡愁记忆、桃源意境、田园活力、文化魅力的美丽乡村。近年来,全省突出特色”“田园”“乡村三个关键词,引领各地积极探索村庄建设、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等新路径。经过持续努力,已建成540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实现涉农县(市、区)全覆盖,兼顾水乡、山地、平原等不同地形地貌特点以及经济薄弱村脱贫等因素,初步呈现出田园乡村与繁华都市交相辉映、美美与共、融合发展的生动图景。

尽管全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需要重视的问题。主要包括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覆盖面有待进一步扩大,规划建设和长效管护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乡村产业有待进一步培育壮大,村民和市场主体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要素资源整合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等。进一步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实现生态优、村庄美、产业特、农民富、集体强、乡风好的目标任重道远。

发挥规划引领作用。把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置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全局中进行规划设计,坚持开门做规划。以《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规划建设指南》为指引,邀请设计大师、专家学者和优秀设计团队等国内外知名专家团队,实质性、全过程参与特色田园乡村的规划与设计,提升规划科学化水平。规划设计必须充分挖掘和利用乡村特色资源,尊重乡村习俗;突出生态友好、环境友好、邻里友好,通盘考虑土地利用、特色产业发展、片区村庄布局、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注重空间、生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特色产业规划的有机融合;依照规划加强对创建项目进度和指标完成情况的督查和指导,把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与农房改善有机结合起来,推动省定农房改善项目全部按特色田园美丽乡村标准建设。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一是着力建强基层党组织。随着农村党组织书记和村主任一肩挑的全面推行,应重点选强选优村党支部书记这个中坚力量,参考当地乡镇干部的工资水平,确定村干部的最低报酬标准,把更多的优秀人才吸引到村干部队伍中来。二是加强队伍建设。以县(市、区)为单位,以农村产业发展、农业技术、现代信息技术、法律知识等为主要内容,对农村干部进行分期分批培训,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干部队伍。三是加强乡村人才培养。利用农民培训工程等平台,定期组织专家学者加强对本土人才和农民技能的培训,尤其是加强对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数字农业人才的培训,将培训内容从传统生产环节向产前、产后环节延伸,帮助试点村在产业结构调整、特色品牌打造、村容村貌整治等方面给予专业指导。四是广泛吸引人才。鼓励中高职院校毕业生到乡村就业创业,扶持具有一技之长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投身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吸引有一定实力的乡贤、企业家参与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支持科技人员以科技成果入股农业企业,提升农业企业科技水平。

突出乡村产业振兴。紧抓产业振兴这个根本,采取强力措施补齐产业发展短板。一是做强主导产业。强化特色产业培育,加强产业发展研究,发挥独特资源禀赋优势,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明确产业发展思路,通过提档升级,提升产业品质,提升产业效益。因地制宜做大做强种养、农产品加工流通、休闲旅游、特色文化等优势产业,探索发展独特的、差异化的、难以复制和不可替代的产业。积极培育品牌创建主体,力争培育一批土字号”“乡字号知名品牌,打造更多叫得响的后备箱商品”“伴手礼礼品,提升农产品品牌经济效益和附加值。同时,围绕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要求,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大企业、大项目投资建设特色田园乡村。二是促进产业融合。培育多元融合主体,鼓励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培育家庭农场,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动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经营体系和生产体系;打造产业融合载体,促进农业+”多业态融合发展,推进农业与文化、旅游、教育、康养等产业融合,延伸农业产业链。三是注重数字赋能。加快推进农业农村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从土地出让金用于乡村振兴的资金中,专门安排部分资金用于乡村数字化建设;推行互联网+”农业,加速建设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大力发展数字农业、智慧农业、创意农业、功能农业;深入推动农村电商转型,改造提升农村寄递物流设施,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和农产品出村进城。

强化政策要素支持。从城乡融合发展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大局出发,大力支持乡村水、电、气、路、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实现提档升级。加强一般公共预算投入保障,进一步完善各类涉农资金的统筹整合长效机制,简化优化权属清晰的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依法抵押贷款程序,加大乡村建设项目融资担保力度,引导工商资本到乡村投资农民参与度高、受益面广的乡村产业。结合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等国家工程项目建设,推进沿线特色田园乡村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步伐。整合各级各类农业项目和资金向试点乡村倾斜,统筹安排、科学使用,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到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中来。

发掘乡村建设用地空间潜力。加强区域建设用地空间布局、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的顶层设计,将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用地纳入当地建设用地指标中,为建设项目提供一定的用地配套指标。充分挖掘农村建设用地的潜力,对长期闲置、废弃不用的学校、村委会和仓库等加以开发利用,同时收回长期被违规占用的村庄公共场地。鼓励农业转移人口有偿退出闲置宅基地,通过复垦获得土地指标,用于农村社区建设。适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需要,在严守耕地红线前提下,充分考虑各地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所需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及农用地转用指标,支持苏北脱贫地区和高宝兴里下河地区在十四五期间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结余指标省内交易政策。

深化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文化内涵。加强对乡村文化元素提取和保护利用,挖掘村落独特的精神文化内涵,提炼村落经典传统故事内核,并辅以创意设计,对村落环境进行艺术化改造,将传统审美观念与当代乡村建设相融合。结合我省总体规划和自然、乡土、人文、地域特色文化,制定出台乡村特色风貌规划建设指引,建立健全乡村艺术类改造审批流程,奖励艺术美化乡村示范工程、优秀乡风民俗保护工程,提升乡村文化艺术内涵,推动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向更高层次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政协提案委员会

      责任编辑包咏菲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