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有灵气、有活力,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力量。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发展,鲜明提出“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并多次就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作出重要指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要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对促进民营企业发展作出重要部署。当前,全省上下正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全力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常州市武进区充分发挥制造业底蕴深厚、民营经济发达优势,积极构建“中小企业能办大事”最优生态,充分激活中小企业在产业发展及科技创新中的关键作用,让广大中小企业成为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最活跃的力量。
深化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培植中小企业成长的丰沃土壤
坚持把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任务,深耕“95X”产业体系,一体推进9大重点产业转型、5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未来产业布局,坚定不移推动产业结构向优、层次向高、质态向好,以产业优势厚植企业成长土壤。
让战略性新兴产业“树茂成林”。始终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推动产业转型的主攻方向及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要阵地,链式思维谋产业、项目为王抓产业、生态布局强产业,推动新兴产业加速发展。经多年努力,武进新兴产业已成长为支撑全区发展的战略力量。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超53%、拉动工业增长超13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规模超1700亿元、全年整车产量超37.6万台,机器人、医疗健康、新型碳材料、集成电路等特色产业稳步发展、质态良好。
让未来产业“落地生根”。把未来产业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先导力量,融入全省“10+X”未来产业体系,结合武进实际,审慎选赛道、前瞻建生态、广泛拓场景、全力聚项目,加快构建未来产业体系。积极发展已见雏形的成长性未来产业,落地屹创新型储能、普罗吉创新生物医药、宽禁带半导体国家工程中心常州分中心等在建重点项目及平台,尽快在氢能及新型储能、合成生物、化合物半导体等重点领域实现从有到优、起势成势。前瞻布局前沿性未来产业,抢滩关键细分领域。
让传统产业“新芽焕发”。传统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更是广大中小企业赖以生存的关键底盘。武进牢牢把握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机遇,纵深推进“智改数转网联”,引导传统产业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全区工业技改投入实现27%以上增长、超过工业投资近20个百分点,创成国家级及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11家、国家级绿色工厂14家,创成全省绿色制造典型地区。
构建支持全面创新机制,成就中小企业创新的燎原星火
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一项重要部署。武进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积极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全力营造让广大企业敢于创新、便于创新、善于创新的良好生态。
优化“科产学研”互动机制。聚焦重点产业、对接战略科技力量,布局区域创新平台体系,与南京大学共建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与南京医科大学共建医疗健康科技园、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共建宽禁带半导体国家工程中心常州分中心、与常州大学共建王铮微电子学院。引导各类科创平台面向产业需求开展课程设计及技术攻坚,面向中小企业提供定制化柔性化敏捷化科技服务,以产业需求牵引技术突破。支持建设一批由龙头企业发起的创新联合体,构建“龙头企业引领、中小企业协同、科创平台支撑”的融通创新体系,推动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应用。
育强专精特新企业集群。走专精特新之路,是习近平总书记为中小企业指明的发展之道。武进充分发挥制造业底蕴深厚、细分领域长期深耕优势,集成政策、集聚资源、集中力量实施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攻坚行动,持续推动中小企业队伍扩容提质。全区创成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12家、位居全省第一,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5家、居于全省前列,共有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40家。
贯通“引育用留”人才链条。引才方面,深入实施重点人才计划,落实“一重点产业一专项人才政策”,推进“龙城英才计划”“博士后腾飞专项行动”,谋划实施青年科学家“沧海计划”,着力引进一批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创业团队及高技能产业工人。育才方面,用好在武高校及职业教育资源,优化产学研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科建设与企业需求契合度,定制化培养一批重点产业急需人才。用才方面,试行高层次人才“双岗双聘”,分层分类优化人才评价体系,健全高层次创新主体容错机制,完善科技奖励、收入分配、成果赋权等激励制度。留才方面,升级“敬贤礼士”人才服务体系,迭代高层次人才服务联盟3.0,完善“国际人才社区—高层次人才公寓—蓝领菁英公寓—青年驿站”立体式人才公寓供给体系,让各类人才安身、安心、安业。
释放全面深化改革动能,涵养中小企业发展的适宜生态
中小企业在改革的春风中应运而生,也必然要在改革的大江大河中澎湃向前。武进始终把深化改革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强大动力,全面破解制约企业发展的堵点难点痛点,涵养“放足活水、养好活鱼”的健康生态。
释放资源要素效能。加快推动区域资源要素科学配置和高效流动,为企业发展创造“看不见”的降本增效收益。积极释放环境容量,深入推进新一轮太湖治理、“危污乱散低”综合治理,开展电镀、涂料等重点产业整治提升,投用武高新污水处理(一期)等重点项目,稳步提升生态治理力及环境承载力。加快推动能源转型,以新能源之都首位区建设为引领,坚持“源网荷储”一体化打造,扩面推进光伏充电桩、园区微电网等低碳基础能源设施建设,全力推进“1+8+X”近零碳园区布局建设,以“绿电引擎”帮助企业突破绿色贸易壁垒。强化土地要素挖潜增效,试点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探索实行地票、房票、绿票、田票制度及弹性租金制度,统筹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及土地连片整治,为企业发展及项目落地留足空间。
释放环境磁场效应。把营商环境作为集聚优质资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磁场”,深化“A武进”营商品牌建设,全力打造与新发展格局相匹配、与新质生产力相契合、与企业诉求相呼应的营商环境。坚持小切口、深挖井、推改革,滚动式推出九批次共78项改革举措,在全省率先全面推行“用地清单制”改革、率先落地“产交贷”。坚持系统集成推改革,从产业发展全链条、企业成长全周期出发,系统谋划制度创新及衔接配套,逐步实现从“高效办成一件事”到“联动解决一批事”的转变。
释放金融助企活力。加大普惠金融政策支持,搭建金融服务站,组建金融服务智囊团,完善专利质押融资转化机制,创新推出领航保Ⅲ和领航保Ⅳ、外贸护航保、投贷联动等特色金融产品,推动金融活水高效流向重点产业、流向中小企业。积极培育和壮大耐心资本、长期资本,组建百亿元产业母基金,扩能升级基金“朋友圈”,深化投招联动,探索“基金+基地+城市”实践,引导更多资本布局新赛道新领域。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壮大与全面深化改革目标任务直接关联,提出着眼推动非公经济发展、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对于中小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武进将深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全力营造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以中小企业澎湃活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武进篇章。
(作者系中共常州市武进区委副书记、武进区人民政府区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