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1037—1101),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苏东坡出仕四十年,足迹遍及了大半个中国。他曾在杭州、徐州、湖州、扬州等地任职,官至兵部、礼部尚书,后病逝于常州。苏东坡不仅在文学、艺术上才华横溢,还是一位实至名归的治水专家,他在徐州筑堤抗洪、在杭州疏浚西湖……撰写了水利著述《熙宁防河录》《禹之所以通水之法》《钱塘六井记》等,被水利部评为第一批“历史治水名人”。
遵循自然规律,造福于民
苏东坡认为水的流动是有规律的,人们可以对其加以控制利用。他在《滟滪堆赋并序》中指出:“天下之至信者,唯水而已。江河之大与海之深,而可以意揣。唯其不自为形,而因物以赋形,是故千变万化而有必然之理。”水虽有千变万化的形态,但只要弄清其中的规律,就可以利用它造福于民。这一认识与见解,为他在水利方面的成就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修浚西湖是苏东坡在杭州任上的一项重大工程。西湖,是杭州城的一座天然蓄水池。日常居民饮水和干旱时的农田灌溉,无不依赖它。苏东坡刚到杭州任职时,西湖蔓草丛生,湖水干涸,到处淤积,湖面上出现了一块一块的葑田,野草和葑田竟然占了湖面的一半还多。苏东坡担忧道:“更二十年,无西湖矣。”苏东坡一边与属下商讨方案,一边筹集资金。为了方便指挥和督战,他把临时办公地点放在了靠近西湖的石佛院里。一有空隙,他就赶往工地,奔走在砾石泥淖之间,还经常与民工同吃同住。疏浚工程耗时四个月,顺利结束,但是工程结束后留下的淤泥和葑草堆积如山,苏东坡面对着由西至东的白堤,计上心来:何不再筑一条长堤?这样既可以大大缩短两岸往返的距离,还可以丰富西湖的美景。新筑成后的长堤全长八百八十丈,堤上建了六座桥梁和九个凉亭,便于湖水流动、船只通行、行人赏景或歇脚。大堤两侧种满了杨柳等树木,一方面美化环境,另一方面又可以利用树根的生长,巩固堤岸。为了防止再次出现葑田,苏东坡采纳建议,将西湖的浅水区出租给百姓种植菱角、莲藕和茭白等农作物,这样不仅可以抑制水草生长,还能帮助百姓增加收入。与此同时,湖面上新建了三座小石塔作为标记,禁止在石塔以内水域种植植物。这三座小石塔也就是西湖十景之一“三潭印月”的由来。《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即写疏浚后的西湖晴好雨奇的秀美之景:“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从此,杭州人把长堤命名为苏公堤。
因势利导,平衡“水理”“人情”
苏东坡在《禹之所以通水之法》一文中指出:“治河之要,宜推其理,而酌之以人情。河水湍悍,虽亦其性,然非堤防激而作之,其势不至如此。古者,河之侧无居民,弃其地以为水委。今也,堤之而庐民其上,所谓爱尺寸而忘千里也。故曰堤防省而水患衰,其理然也。”揭示了洪灾水患和人类生产活动的关系,如果人类活动过度必然挤占水的活动空间,水就会“激而作之”。
苏东坡所说的“理”是指河流的自然之理,要保护河流的自然生命力,流速则是河流生命活力的体现。苏东坡指出,水患加剧是水道壅滞所致,在自然状态下,江水迅驶,能够自行涤去海口泥沙,保持水道畅通;自庆历以来,政府为漕运之便,在水道上筑长桥挽路,导致江流软缓,海口淤积以致湮灭。故苏东坡认为,应疏通水道恢复自然流速,保证江水涤沙有力,从而减轻水患。杭州位于钱塘江下游、京杭大运河南端,当时有两条运河南北向穿过杭州城,一条是南抵龙山浙江闸口、北出天宗门的茆山河(今茅山河),另一条是南从州前碧波亭下、东合茆山河而北出余杭门的盐桥河,两条河流汇聚后直接流向钱塘湾。吴越时代,为防海潮进入运河,污染城内的淡水,沿海曾筑有城墙。由于年久失修,大量淤泥堆积,运河通行严重受阻,每隔四五年就要疏浚一次,工程浩大,不胜其烦。苏东坡到任仅三个月,就启动疏浚工程,次年四月竣工,耗时半年。通过这项工程,一是将两条河道分开,茆山河只受钱塘江来水,而盐桥河专受西湖淡水;二是在钤辖司前兴建了一座闸门,江潮来时关闭闸门,使得龙山江潮只能从茆山河出天宗门而去,等过了一二个时辰,水清潮平时才打开闸门,这样江潮中的泥沙就不会流入穿越城区的盐桥河。
要顺应河流的自然之理,苏东坡同时提出了治河的关键是“堤防省而水患衰”,主张通过减省堤防让地于水来根治水患。当时,由于京城连遭水灾,陈州周边也水患不断。为此,陈州的官吏们主张在境内古代邓艾沟的故道上开挖八丈沟,连接颍水泄洪,将水排入淮河,全长三百五十四里。元祐六年(1091)八月,刚到颍州任职的苏东坡就按上书省的要求,与朝廷和陈州的有关官员共商八丈沟开挖的相关事宜。他立即组织人力开展实地考察和测量,勘探小组每二十五步就立一根竹竿,并记下水位的高低,一共立了五千八百一十一根。勘探测量的结论是,淮河涨潮时,其水位要高于八丈沟入淮口的水位八尺五寸,颍州地势本就北高南低,颍河行于南,而八丈沟行于北,如果按照原计划开挖,势必造成淮水倒灌,不仅解除不了陈州水患,颍州也会成为一片汪洋。于是苏东坡向朝廷提交了《奏论八丈沟不可开状》,最终避免了这一劳民伤财且毫无益处的浩大工程。
上下齐心协力,水患可治
苏东坡认为,水患虽难避免,但通过努力是可以将其制服的。他在徐州知州任上,遇暴雨洪水围城,危急关头,苏东坡立下誓言“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率领军民奋力抗洪,城池安然无恙,百姓生命财产得以保全。
熙宁十年(1077)四月下旬,苏东坡到任徐州知州。来了还不到三个月,苏东坡就遇上了黄河在澶州曹村决堤,凶猛的洪水四处涌流。苏东坡临危不乱,他一方面组织劳力准备土石、树干和干草,动员数千民工日夜轮班,加固城墙,另一方面抽调水性好的民众组成水上救援队,将居住在偏远山林的百姓和流落在城外的难民赶紧转至城内。为了减轻洪水对城墙的冲击,苏东坡派人将几百艘公船、私船,用缆绳系在城墙下的浪高水急之处。八月二十一日,洪水伴随雷雨如期而至,情势非常危急。情急之下,苏东坡问计于民,决定效仿数十年前天禧年间建筑两道堤坝保住城池的先例,来抗击洪水。他下令征召五千名民工,并“违规”动用武卫营的禁军加入,与洪水争时间、抢速度,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一道长达九百八十四丈、高一丈、厚二丈的防洪大堤筑成。到了九月二十一日,水深达二丈八尺,洪水竟高出城内街道一丈九寸,幸好大堤及时筑成。由于持续大雨,险情不断,苏东坡丝毫不敢懈怠,他日夜在大堤上巡视,及时处理险情。一直到黄河一条支流在澶州复入故道,流入大海,洪水才开始消退,就这样在洪水的威胁下,苏东坡和徐州城的百姓共同度过了艰难的70多个日夜。
与此同时,苏东坡还撰写了多篇水利方面的著作,如《熙宁防河录》《禹之所以通水之法》等,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治水经验。为了肯定苏东坡在水利建设方面的贡献,2019年,水利部公布了第一批“历史治水名人”,苏东坡与大禹、孙叔敖、西门豹等历史治水名人并列其中。
(作者系江苏省书香全民阅读基金会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