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连云港成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40周年。40年来,连云港市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坚定不移实施“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以港兴市”核心发展战略,初步实现由农业城市到临港工业城市的历史性转变。
综合实力持续壮大,城市产业发展取得新进步。连云港是一座特色鲜明的港口工业城市,成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40年来,以石化、“三新一高”为代表的主导产业蓬勃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健全。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1984年的23.6亿元增长到4363.6亿元,增长185倍。在徐圩盐滩上“从无到有”建起世界一流的石化产业基地,正向“万亿产业集群”阔步迈进。“中华药港”扬帆起航,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电商、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强劲起势,赣榆海鲜、东海水晶等特色富民产业发展迅猛。连岛获评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中韩客货班轮航线客运业务常态化运营。
连云港中韩轮渡 连云港市政府办公室供图
开放格局逐步构建,支点城市建设攀上新高度。港口年吞吐量从不足千万吨增长到3.2亿吨,“一体两翼”格局全面构建,国际枢纽海港阔步向前。中哈物流合作基地成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首个落地的实体项目,上合国际物流园建成国家级示范园区,国际班列联通内陆五大出境口岸、覆盖中亚主要站点、运量连年稳居全省首位。连云港在共建“一带一路”大局中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座紧密联结亚欧大陆和环太平洋地区的开放门户向世界敞开怀抱。
创新要素加快汇聚,科技创新工作焕发新活力。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更加凸显,医药产业创新实力全国领先,中复神鹰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苏北第一。区域创新水平稳步提升,在苏北率先完成国家、省级创新体系关键节点布局,重大创新平台加速集聚,高效低碳燃气轮机大科学装置、太湖实验室连云港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纷纷落地,江苏海洋大学迈入建设发展全新阶段。各领域、各层次人才队伍持续壮大,人才链充分激活了创新链、托举起产业链。
发展“瓶颈”全面突破,综合交通枢纽迈向新能级。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实现从“空白”到“枢纽”的历史性突破,成为长深、连霍、沈海等国家骨干高速公路的交汇节点,全市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354公里,连宿高速新建、连淮高速扩建加快推进;青盐铁路、连镇、连徐高铁相继建成,境内国铁干线运营里程330公里、高快速铁路总里程达240公里。综合集疏运体系更加完善,海河联运直通长江和京杭大运河。花果山国际机场建成通航,区域性航空枢纽加快构建。
进入新时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连云港实现了高水平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迎来了江苏沿海开发、东中西区域合作、长三角一体化、自贸试验区建设等国家战略的聚焦,踏上了中国式现代化连云港新实践的崭新征程。
202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2024年5月,全省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强调,要增强经略海洋意识,因地制宜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奋力谱写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为江苏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构建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和发展模式,是连云港责无旁贷的使命担当。
开辟产业发展新赛道,着力构建特色海洋产业体系。培育壮大海洋产业是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着力推动海洋新兴产业发展。加快研发创新优势向海洋领域延伸,推动涉海生物药品、南极磷虾肽健康产品等迅速形成产能、打响品牌、壮大规模。积极争取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政策,推动碳纤维、先进无机材料和化工新材料更大规模“上船”“下海”。科学推进海上光伏和风力发电发展,开展海上“能源岛”“风光氢储”一体化项目研究。聚焦高技术船舶、专业工程装备等领域,做大做强纯电动拖轮产业,打造流体装卸设备、LNG关键核心部件制造等特色品牌,筑牢探索海洋、利用海洋的装备基础。探索海洋特色文旅、海滨低空经济、海洋大数据采集运用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新路径。擦亮海洋文化旅游品牌,加快推进秦山岛二期提升改造工程、连岛海上游艇俱乐部等项目建设。加快推动海洋渔业转型升级。科学优化近海养殖空间布局。高标准推进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加快传统渔业向深远海养殖、远洋捕捞转型,大力发展深水抗风浪网箱等新技术,以国内领先的追求打造磷虾产业集聚区。坚持一二三产融合,积极推进海洋食品行业向精深加工转型,催生渔业休闲体验游等新业态,试点推广“企业+合作社+渔户”等合作发展模式,健全渔业生产服务体系,帮助渔民多渠道增收致富。高水平打造重点园区平台。涉海产业园区是发展海洋经济的主阵地。推动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园、海产品预制菜产业园、南极磷虾产业园、流体装卸设备产业集聚区等专业园区建设,突出海洋特色、完善基础功能,更好集聚上下游企业。结合上级政策文件、现有产业上下游、未来技术发展趋势开展积极探索,布局规划建设一批涉海园区,加快形成由海到陆的梯次开发格局,有力带动港产城一体化发展。
增创开放合作新优势,着力构建双向联通枢纽海港。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是连云港必须担负好的使命任务,也是推动全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枢纽海港。锚定“千万标箱、东方大港”目标,顺应航道深水化、船舶大型化、码头专业化、港航智能化趋势,有序推进30万吨级航道改扩建、20万吨级智能化集装箱码头等扩能增效项目,推动全港通过能力再上新台阶。持续拓展和加密远近洋航线,以“进了连云港就是进了上海港”为追求,持续深化与上海港合作,优化靠泊“零等待”、作业“无缝化”等服务举措,推动港航服务持续降本增效、提升品质,打造对优质资源具有极强聚合力的干线大港,昂起海洋经济发展的“龙头”。持续完善便捷高效的集疏运体系。深化巩固首届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成果,优质高效推进中欧班列陆海集结中心、阿克套港集装箱枢纽、“一带一路”供应链里海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参与中吉乌通道南北双线布局,有力巩固中亚最便捷出海口地位。加强与陕西、甘肃等内陆省份港航物流企业合作,在共建共用出海口上争取更多务实成果;拓宽宿连航道等苏北“陆改水”通道,加快“连徐淮”组合枢纽建设,不断增强对腹地的辐射带动能力。加快建设两翼港区铁路支线、连宿高速公路、构建“小快灵”内河疏港达园通道体系,进一步提升多式联运换装效能、畅通由陆到海的微循环。打造富有活力的开放平台。更好发挥自贸片区、综保区开放高地优势,围绕推动港航物流高质量发展、服务生物医药和石化全产业链开放、促进大宗贸易和跨境电商产业集聚等重点领域,加大制度创新和政策集成力度,积极探索保税维修、前港后贸、服务贸易等新业态,积极在口岸、金融等领域争取更大开放权限,更好为全市海洋经济发展聚集优质资源、增添动能活力。
增强区域发展新功能,着力构建海洋科技创新高地。科技创新是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驱动力。建强涉海创新平台载体。围绕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推动太湖实验室连云港中心一体创建国家实验室,加快推进“深远海装备海上科学试验基础设施”海上大科学装置创建工作,更好服务保障国家深海战略实施。围绕增强产业先导与产业组织功能,建设用好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加快落地燃气轮机产业园;精心建设海上风电、海洋药物、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等省级重点实验室,打造一批高水平的涉海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技术转化基地,促进技术共享、人才集聚和成果转化,为全市乃至全省海洋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科技支撑。推进涉海重大关键技术攻关。支持海洋物理与化学、海洋资源与环境等基础领域研究,夯实海洋科技创新根基;坚持成果引进和自主研发相结合,不断提高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加快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占据领先地位的科技成果。抓好海洋高层次人才引育。积极支持高校院所加强优势学科和科研力量建设,力争设立更多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鼓励企业联合高校院所打造人才攻关联合体,不断丰富完善人才“引育用留”的平台载体。促进产学研深度对接,健全从需求征集、联合攻关到成果转化、利益共享的全链条创新机制,探索产业、科技、金融融合发展路径,打造富有吸引力的海洋科技创新创业生态。
健全海洋保护新机制,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发展格局。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实现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抓好海洋生态环境污染防治。建立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严格执行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健全海水养殖尾水监管体系,切实为海洋“减负”。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加强流域、岸滩与海域环境协同治理,从源头上推动海洋生态环境稳步向好、稳定达标。深化海洋生态资源保护修复。用心守护蓝色生态基底,切实保护好海洋公园、生态功能区、保护红线区、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推进沿海生态廊道保护修复工程,扎实做好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筑牢海洋生态安全屏障。提升海洋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探索研究海洋碳汇的价值实现机制,为全市绿色发展开辟空间、释放潜能。全面塑造沿海特色风貌。统筹推进海滨城市、湾区和城镇带建设。精心打造连云、赣榆、徐圩等海滨城区,拓展亲海区域、做优滨海空间,持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以美丽海湾建设为载体,深化“一湾一策”整治提升,争创省级美丽海湾示范区。积极推动滨海地区环境综合整治和重点提升,依托风情小镇、特色节点,拓展休闲渔业、渔村民宿等业态,实现生态效益和富民效益的互促并进。
(作者系中共连云港市委常委、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