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风景比画更漂亮”的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发布时间:2024-09-25     稿件来源:《群众·决策资讯》     作者:马明龙    

  20141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镇江时,称赞世业洲的风景比画更漂亮,要求我们继续努力,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并殷切寄语镇江很有前途。也正是在这一年,镇江入选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镇江长江湿地    摄影 魏兢

  十年来,我们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为契机,持之以恒推进美丽镇江建设。这十年我们的生态文明意识不断增强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鲜明导向,明确创新创业福地、山水花园名城城市愿景,生态要提升成为全市上下的普遍共识和自觉行动。这十年我们的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之以恒抓好长江大保护和长江十年禁渔,扎实推进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深入开展长江岸线保护、打击固废非法倾倒等五大专项行动,以四铁作风推动中央、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持续抓好农村人居环境和铁路沿线环境整治,有效解决了一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十年来,全市PM2.5浓度下降45.6%、优良天数比率提高9.8个百分点,国、省考断面水质优比例分别连续多年保持100%,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达到新世纪以来最好水平。这十年我们的绿色转型之路不断拓宽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确立四群八链主导产业布局,实施创新引领产业强市行动,深入推进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传统产业焕新。十年来,全市单位GDP能耗下降37.3%,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达38.6%53.8%,发展含绿量”“含新量”“含金量进一步提升。这十年我们的特色品牌影响不断扩大深入推进厅市共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试点市建设,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实施碳达峰八大专项行动,获评国家低碳试点优良城市。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仍然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新时代新征程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出重大部署,为我们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指明了方向。当前,镇江正处在强化高质量导向、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的关口期,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攻坚期,建设美丽镇江多点发力、积厚成势的关键期。我们将始终扛牢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健全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加快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用心绘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镇江新画卷。

  聚力守护山川形胜的自然生态之美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们将守牢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的底线,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着力打造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的美丽镇江。聚焦PM2.5和臭氧协同治理、重点减排和面源管控两手齐抓,打好减煤减排、抑尘降尘、控车减油、禁烧禁燃、增绿扩绿组合拳,纵深推进铸造等重点行业深度治理和钢铁、水泥超低排放改造,推动挥发性有机物全链条综合治理,强化施工、道路、裸地三尘共治,以一微克一微克的执着争得更多蓝天白云。坚持把长江大保护、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作为重中之重,做好长江高水平保护和港口高质量发展融合文章,持续深化长江岸线利用项目清理整治、入河(湖)排污口排查整治、涉磷企业整治等重点任务,务实推进污水提质增效达标区建设,推动从水龙头到污水处理厂的全流程监管,确保碧水长流。深化固废收集、运输、处置全流程监管,加强公检法司协同和区域联动,严厉打击固体废物非法转移倾倒行为,稳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加强土壤污染隐患排查,严格落实高风险遗留地块风险管控,守牢生态环境风险底线。坚持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相统一,深化推广戴庄经验,拓宽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不断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努力留下更多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

  聚力擦亮山水花园的人居环境之美

  我们将坚持面子”“里子一起抓、城市乡村齐发力,着力打造更具绿色潜力、生态魅力的美丽宜居之地。聚焦城镇污水收集处理、固废资源化利用和安全处置等重点领域,加强项目挖掘、储备和争取,放大财政资金撬动和社会资本参与的叠加优势,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助力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全面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在优化空间布局、强化精细管理上下功夫,结合片区开发系统推进城市更新,用公园、绿地有机串联公共空间,让好山好水好风光深度融入城市肌理,因地制宜打造以城聚产、产城融合新形态,扎实推进韧性城市、森林城市建设,持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从垃圾、污水、厕所等关键小事抓起,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打造干净整洁、秩序良好、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农村新面貌,努力让新时代鱼米之乡更有显示度。

  聚力塑造江河交汇的水韵人文之美

  江河交汇是镇江突出的地理特征,造就了镇江南北兼融、东西并蓄的多元文化。我们将充分发挥这个独特优势,进一步强化长江、运河岸线生态空间管控,统筹抓好生态环境保护、文化遗产保护、沿线名镇保护修复,一体推进长江和大运河两大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深度挖掘沿线历史文化资源,加快编制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镇江段建设保护规划,积极推动生态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稳步推进大运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镇江五口通江文化展示区等重点项目,让更多文艺精品用心讲好美丽镇江故事,加快建设兼具山水城林特色和历史人文内涵的滨江城市,更好彰显水韵江苏的镇江风采。

  聚力彰显绿色低碳的转型发展之美

  绿色低碳发展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我们将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快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厚植高质量发展绿色底色。在优化空间结构上,立足一体两翼三带多片区总体布局和一区一廊三极多点创新布局,刚性落实三区三线,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完善“10+11+5”开发园区发展体系,更大力度提升园区绿色承载力、集聚力、竞争力。在优化产业结构上,聚焦四群八链主导产业和“876”创新引领工程,用好用足两重”“两新等政策机遇,加快智改数转网联,打造一批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等数字应用场景,加快培育形成绿色生产力。在优化能源结构上,更好统筹传统能源和新能源发展,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推进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加快仑山湖等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因地制宜推进分布式光伏建设,不断增强绿电供给新优势。在优化交通运输结构上,系统推进港口高质量发展五大行动,深入挖潜水运资源,加大岸线码头整合利用效率,加快谏壁一线船闸扩容改造,做足公铁水联运文章,积极构建绿色高效交通运输体系,助力打造更具特色的水运江苏

  (作者系中共镇江市委书记)

  

        责任编辑:贾潇潇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