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2日,江苏青年讲师团示范宣讲活动在东台西溪旅游文化景区举办,5名“95后”、“00后”青年讲师团成员将文物修复、扬州清曲、淮剧、剪纸、绒花等演绎展示融入理论宣讲中,鲜活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生动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赢得300多位青年和景区群众阵阵掌声。去年以来,团省委践行“让青年用青年的话语讲给青年听”的青年本位理念,组织青年讲师团成员“送课上门”,走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青年学习社线路、青年发展型街区、爱心暑托班以及学校、企业、园区等开展宣讲活动2万余场,线上线下覆盖1000余万人次,让党的创新理论不断“圈粉”青年,实现理论传播与青年成长的双向奔赴。
培育青年人自己的宣讲队伍
让青年讲给青年听、青年影响青年,是拉近理论与青年距离的有效途径。团省委从小切口入手,用“小人物”讲“大道理”、把大发展转化为小故事,消弭理论与生活的距离感,为青年带去“原来理论就在身边”的豁然开朗之感。如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刘思姚,从入学时学长送的明信片上“欢迎加入我们大学生红色理论宣讲团哦”这句话开始,分享“当青春遇见理论宣讲”的点点滴滴;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00后”护士程琪雅,通过爷爷40年日记中的“小烦恼”“小发展”“小幸福”,生动呈现出一幅港城改革发展、“一带一路”历史性成就的壮丽画卷;常州团市委紧抓“常小燕”青年讲师团探索新潮表达,鼓励青年宣讲员将抽象理论巧妙融入诙谐日常,使党的创新理论浸润青年心田。青年听完后感慨:“这种带有‘烟火气’‘泥土味’的宣讲让我听得进、坐得住、有收获。”江苏青年讲师团组建以来,团省委坚持“讲师遴选不问出处,您有好‘料’就来讲”的理念,从各行各业年轻人中挖掘培养了2180名“心中有火、眼中有光”的“90后”“00后”青年讲师,在小规模、互动式宣讲中把理论之光传递给更多青年。
办好青年人身边的思政课堂
宣讲要有针对性,“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要变“向青年单向灌输”为“与青年双向奔赴”。团省委聚焦一线青年榜样有故事但不擅长讲理论、青年思政讲师力量功底深厚却不擅长讲实践的现实问题,针对青年讲师职业特点和擅长领域,组建了10支宣讲队伍,紧贴青少年需求打造“标准化+个性化”课件,主动“送课上门”,进青年学习社线路、进爱心暑托班、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进青年发展型街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园区开展宣讲活动。今年暑假,全省2228个“公益暑托服务点”都迎来了青年讲师,他们带着专业知识、文化传承与红色故事走进课堂,从地质科普到非遗技艺、从历史故事到书法知识,讲师们用“青言青语”“童言童语”,为暑托班的孩子们送上了一堂堂有温度、有内涵的“思政课”,让孩子们收获满满。近两年的省级示范宣讲活动中,团省委把“1+X”宣讲小分队作为宣讲形式的“标配”,每支宣讲队伍配备1名青年理论专家或思政教师、X(3-5)名青年典型,理论讲师侧重理论宣讲,青年榜样侧重分享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文化传承等领域的挺膺担当故事,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道理与故事相统一,把党的创新理论融入青年生活场景,不仅提高了“抬头率”,还提升了“点头率”。这种“套餐式”的宣讲方式,不仅让青年人听得不累,还让他们从生动的故事分享中品尝到理论的“鲜”和“甜”。
触动青年人心灵的长期服务
一场精彩的宣讲活动只能达到触动心灵的短期效果,要让理论从“云端”来到“身边”、抵达“心田”,就需想方设法做好“下半篇”文章,推动宣讲过程成为切实帮青年持续释疑解惑的过程,使青年理论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团省委注重抓好宣讲工作细节,让宣讲“穴位”点得更准,青年疑惑解得更好。宣讲前,注重收集宣讲对象在理论学习、个人成长、职业发展、精神需求等方面遇到的疑难问题,每名讲师根据自身所长挑选问题,于宣讲现场为青年解答。宣讲过程中,设置青年与讲师互动交流环节,青年受到宣讲启发后,结合自身实际再提问,讲师们逐一进行答疑解惑。宣讲结束后,对有理论需求的青年,讲师们添加他们的联系方式,实行“一对一”或“一对多”结对帮带,随时提供理论服务。这种贴近青年的宣讲方式很“解渴”,既解决了广大团员和青年的思想困惑,也为他们搭起了与老师们联系的桥梁。全省各地团组织还持续扩大“青年讲师团”辐射效应,推出“菜单+点单”式宣讲,团组织公开列出宣讲“菜单”,由团员和青年根据自身的理论需求“点单”;探索推行青年讲师团挂钩机制,每名讲师挂钩联系3个左右不同类别的基层团支部,经常性走进团员和青年中进行理论宣讲、提供理论指导,解答成长困惑、助力健康茁壮成长。
引发青年人共情的时代表达
新时代青年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也热衷于表达自我,这就意味着要让理论走进青年心里,就得迎着“青春的味道”去。团省委紧扣青少年认知特点,紧抓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热点,创新开设“思政+”特色课堂,灵活采取情景剧演绎、跨越时空的对话等多种宣讲形式,推出“思政+话剧”“思政+演绎”“思政+音乐”等特色宣讲课程,把理论宣传阐释得更加通俗易懂、鲜活生动,更有时代感和代入感。团省委指导常州、泰州等地团委以“常州三杰”、杨根思等为原型打造情景课堂,在古今青年跨越时空的对话中生动诠释青年使命、青年奋斗、青年担当,找准了理论传播与青年受众的“共情点”“共振点”。团省委联合苏州、盐城、扬州等地团委,按照“七分讲+三分唱”的宣讲比例,组织青年非遗传人寓昆曲、淮剧、扬剧等演绎演唱于宣讲中,将习近平文化思想宣传阐释得有活力有魅力,赢得现场青年人的纷纷点赞和高度评价:“这样的宣讲让我们感觉很有意思,既保留了传统的味道,又增加了新的表达……以前觉得非遗离我们很远,现在才发现这些年轻传承人早就用新想法让老技艺潮起来了,这才是最酷的传承!”
(作者单位:共青团江苏省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袁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