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引 做好新时代经济宣传工作

发布时间:2025-10-31     稿件来源:《群众·大众学堂》     作者:魏岩岩    

  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经济宣传工作地位特殊、责任重大。深入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做好新时代经济宣传工作,必须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根本遵循,把握时度效,打好主动仗,提升经济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为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汇聚磅礴力量。

  高举思想旗帜,把握经济宣传正确方向

  习近平经济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经济行稳致远的定盘星,也是经济宣传必须高举的思想旗帜。

  以党的全面领导统领经济宣传。经济宣传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必须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于经济宣传工作的全过程、各领域。要切实将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的原则深度融入经济宣传的选题策划、采访报道、评论解读、舆情监测与处置等各个环节。引导经济类新闻报道、言论评论、理论文章自觉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确保经济领域的舆论场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同频共振、步调统一。

  以人民为中心校准宣传视角。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习近平经济思想一以贯之的根本立场和价值取向。经济宣传必须始终胸怀人民,将镜头更多地对准一线、将话筒更多地递给基层、将版面更多地留给群众。在深入解读国家宏观经济的大账本的同时,也要细腻关照千家万户的小日子,生动讲述普通劳动者、创业者、消费者在经济发展中的奋斗故事和获得感。要正视宏观数据和微观感受之间的温差,将宏大的经济叙事与微观的个人体验相结合,通过具体可感的案例、数据、故事,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国家发展带来的实惠与温暖,实现国之大者民之关切的同屏呈现。

  以新发展理念确立价值坐标。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指明了我国未来发展的思路、方向和着力点。经济宣传要自觉将是否符合新发展理念作为衡量报道方向是否正确、评价经济现象是否健康、解读经济政策是否到位的核心价值尺度,旗帜鲜明地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先进典型和实践成果鼓与呼。要勇于批判那些背离新发展理念的错误认识,破除GDP”“唯规模论等路径依赖和惯性思维,树立符合中国式现代化要求的政绩观和发展观。

  聚焦核心任务,彰显经济宣传的时代价值

  经济宣传必须始终胸怀国之大者,紧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在政策阐释、形势解读上精准发力、精耕细作,壮大主流声音、彰显时代价值。

  聚焦政策阐释,打通落地“最后一公里”。围绕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精准施策,持续推出了一系列更加积极的政策组合拳。经济宣传要承担起政策翻译官信息桥梁的角色,善于运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将政策文件转化为使用说明书办事指南。要积极创新政策解读产品形态,清晰明了地为经营主体和人民群众解答政策是什么”“谁可以受益等问题,最大限度减少政策理解的堵点和执行的盲区,助力各项利好政策高效顺畅地直达基层、直惠企业、直通民心。

  聚焦成就宣传,提振发展信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在民生福祉、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实现了全方位、开创性的进展,取得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成果。经济宣传要充分利用这些领域鲜活、生动、震撼的素材,全景式、多维度、立体化展现我国经济实力历史性跃升。用具体的事实、详实的数据、真切的感受,深刻揭示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的科学判断,不断坚定时与势在我们一边的战略自信和战略定力。

  聚焦形势解读,廓清思想迷雾。经济宣传要增强斗争精神,敢于亮剑、主动发声、善于引导,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批驳各种错误思潮和论调。紧紧围绕经济运行中的热点数据短期波动、重点行业的深度调整与转型、国际环境变化带来的外部风险冲击等敏感、复杂议题,加强舆情分析研判,有效引导社会预期。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深入浅出地分析中国经济运行的,辩证看待发展中的,帮助人民群众拨开迷雾,认清主流,看清大势。

  创新方式方法,提升经济宣传工作实效

  做好新时代经济宣传,守正是基础,创新是关键。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精准把握时度效,推动经济宣传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以内容创新为根本,打造“现象级”产品。无论传播形态如何变化,优质内容永远是核心竞争力。要坚持内容为王,致力于将宏大经济主题转化为引人入胜的微观叙事,将抽象的经济学概念、理论转化为可知可感可视的场景、故事,深入一线挖掘实践典型,讲述鲜活故事,推出一批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精品力作。要深耕数据富矿,开发打造诸如夜光里的中国”“从物流看经济活力”“大数据图解产业链等新型数据新闻产品,真正让数据说话,让广大受众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劲脉动。

  以渠道融合为关键,构建“全媒体”矩阵。坚持移动优先、视频优先、社交优先策略,构建覆盖广泛、协同高效、差异传播、功能互补的经济宣传全媒体传播体系。促进党报党刊、广播电视、新闻网站、客户端等资源共享、融合发展,实现经济宣传多元化传播、全方位覆盖。主动借助商业平台用户的巨大流量和强大的传播优势,主动设置议题,让严肃的经济内容传播更接地气、更富趣味、更具互动性,使主旋律报道在互联网上更、正能量传播更

  以机制创新为保障,激发“全员宣传”活力。要健全完善新闻发言人、权威经济学家、代表性企业家三位一体的政策发布和解读机制,既清晰传达政策初衷和依据,也真实反映经营主体的感受,增强信息发布的权威性、平衡性和贴近性。要健全经济舆情分级分类响应制度,确保在关键时刻和重大经济舆论斗争中能够迅速反应、沉着应对、精准施策、有效引导。要培养造就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经济宣传工作队伍,用心用情讲好中国经济发展故事、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全面展现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勃勃生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起磅礴伟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责任编辑:何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