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要着力推动文化繁荣兴盛,要把这些中华文化瑰宝保护好、传承好、传播好。这不仅是一份沉甸甸的嘱托,更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从《唐宫夜宴》的“一夜爆红”到“中国节日”系列的“星河长明”,从传统广电的“大象”转身到虚拟现实电影的“开疆拓土”……作为媒体改革的先行者和文化传播的主力军,河南广电的探索,诠释了主流媒体从“跟跑”到“领跑”的转型逻辑。
“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开篇之作《唐宫夜宴》剧照 河南广播电视台供图
从爆款突破到体系构建:叩中时代心跳。一切变革,始于对时代的敏锐洞察。河南广电的进化之路,始于《唐宫夜宴》的爆红出圈。它如同一颗火种,点燃了观众对“既古老又未来”的文化表达的渴望。我们从单个成功案例出发,迅速建立起可持续的内容方法论,构建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体系,并延伸出“中国节气”“常识中国”“中国家宴”“星耀国风盛典”等文化节目集群。这一切都源于:我们有一个共同的信念——我们正在创造新时代的新文化。截至2025年上半年,“中国节日”5季全网阅读量超2100亿次,“中国节气”全网阅读量超600亿次,“常识中国”首发取得全网阅读量138亿次的佳绩。“中国节日”先后获得中国电视文艺“星光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等,几乎囊括了业内最高级别的奖项。
从大屏主导到小屏先行:跨界移动互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加快构建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全媒体传播格局。我们旗帜鲜明地提出“台就是端,端就是台”,全力打造“大象新闻”客户端。六年破壁,1.63亿次下载、450万日活,让它不只是一个端口,更成为省级广电驶入互联网主战场的一艘旗舰。我们同步启动“广电大V孵化计划”,构建起以13个千万级大号领衔、多个五百万级账号助力的新媒体矩阵,粉丝总量突破8亿。CSM媒介研究数据显示:河南台新闻融合传播指数、新闻融合网络传播指数、短视频传播指数已连续四年位居全国省级台第一,新闻融合微博传播指数三年蝉联省级台榜首。
从媒体融合到基因重组:纸媒的互联网化新生。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不是简单叠加,而是基因重组,本质是思维方式、组织架构和生产流程的彻底互联网化。河南广电旗下的《阳光少年报》的逆生长奇迹,就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案例。自创办之日起,它便植入互联网基因,探索出一条互联网时代纸媒融合发展之路。它没有将自身定位为一份纸质读物,而是将其视为一个连接青少年用户的入口和平台。它不是传统纸媒的电子化复刻,而是完全按照新媒体传播规律重构的内容产品。截至目前,其全国发行量已突破230万份,覆盖内地所有省级行政区,其中80%的读者在河南省外,40%集中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成为互联网时代纸媒出圈的“顶流”现象。
从跨屏共振到沉浸共生:开创文化体验新纪元。《唐宫夜宴》的现象级出圈让河南台找到了科技赋能传统文化的正确打开方式——让技术有思想,让视觉有灵魂。2024年6月,由河南台打造的国内首个以“东方审美+国风国潮”为核心的AI创作和应用平台——“大象元”AI创作和应用平台正式上线。从这个平台出发,推出了虚拟现实沉浸式电影《唐宫夜宴》和《隐秘的秦陵》。对于河南台敢于创新、具有前瞻性地进军AI、XR等新质影像领域,国家电影局给予高度肯定,认为推倒了世界电影史上横亘在观众面前那块130年的屏幕,真正实现了沉浸式观影体验,是虚拟现实电影最早的探索者,开创了世界电影产业的新赛道。2025年3月,河南台出品的《唐宫夜宴》拿到了中国虚拟现实电影的第001号“龙标”(公映许可证),标志着中国虚拟现实电影时代正式开启。
从事业兴盛到产业繁荣:探索“文化+”产业融合模式。文化影响力的终极检验,是能否形成“自我造血”的产业闭环。我们积极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开发虚拟现实电影全产业链,做强“大象元”AI创作应用平台,打造国内首个虚拟现实电影数智产业园。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端午奇妙游》让郑州首次冲进假期热门城市前十,《七夕奇妙游》带动龙门石窟客流暴增300%;制作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宣传片……斩获全国广电系统唯一“中国版权金奖”。推进文化和教育融合——打造“大象文化产业园—少年宝藏岛”,构建“优质内容+实体空间+互动体验+衍生产品”的少儿文化教育产业闭环。这一切,最终体现为河南台经营创收连续六年逆势增长,证明了优质文化传播完全能够形成良性循环的商业模式。
从文化认同到全球对话:讲好跨越山海的中国故事。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河南台的“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正是这样一个好故事。自2021年春节推出以来,海外传播量超2亿次,外交部发言人及70余家驻外使领馆持续向全球推介。在此基础上,我们打造高标准国际传播平台——大象国际传播中心,上线多语种网站与App。截至2025年上半年,在Ins、Facebook等五大海外社交平台粉丝总量突破760万,位居全国省级国际传播机构首位。依托这一平台,我们开展了一系列高规格、影响广泛的国际文化交流活动:2025年1月,《梨园春》携三十周年特别节目登陆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2月,《我们的春节》中国新春会于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一号大厅成功举行;6月,“跨越山海的文明对话”专场文艺演出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大会厅隆重上演。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表示,这是在联合国看到的最精彩的演出,充分体现了我们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从机制创新到系统重构:改革的底层逻辑。所有的表象突破,底层都是一场深刻的系统性变革。河南广电的实践,深刻诠释了“融转用——融合传播、转型发展、有用有效”的系统逻辑。我们坚持以改革破局,从绩效激励入手,逐步推进全系统的重构,旨在构建一个适应未来传播的“数智化新闻信息文化传播平台”。通过系统性改革,重构生产关系,释放生产力,河南台闯出了“以优质内容生产打造品牌、以移动互联传播扩大品牌影响、以品牌效应带动产业发展”的新路,成功探索了主流媒体融合转型的“突围”范式。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河南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河南省委、省政府对河南台集体记大功。全国政协、中宣部、广电总局、中国记协多次把河南台作为媒体改革的探索者进行推介,中央改革办专刊也推荐河南台的改革经验。
就像黄河在中原大地上的九曲回环,每一次转向都朝向更广阔的大海。河南广电的实践印证,主流媒体的核心竞争力不在于垄断渠道,而在于能否提供具有思想穿透力、情感震撼力的不可替代的内容产品,从而重新占据传播主导权。
(作者系河南广播电视台党组书记、台长)
责任编辑:金浩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