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司法温度直抵民心

发布时间:2025-10-27     稿件来源:《群众·决策资讯》     作者:许雪峰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必须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东台市人民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学细悟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锚定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努力交出以人民为中心的高质量司法新答卷。

办好小案件守护大民生,以公正高效让人民满意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人民法院必须树牢民生权益无小事理念,如我在诉办好民生小案,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更加充实、幸福感更有保障、安全感更可持续。

用心用情保障群众权益拧紧医疗服务安全阀。主动联络卫健部门、医疗单位、鉴定机构等,完善诉前鉴定、专家评议、委派调解等多元化解机制,助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促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把好交通安全方向盘。依法认定公交司机“8小时外加班时长,一揽子化解300余件潜在纠纷,切实保障群众车轮上安全。撑起妇女儿童保护伞。制发人身安全保护令,为家暴受害人构筑隔离墙。对罪错未成年人落实轻罪记录封存制度,帮助其改过自新。

善作善成守护绿色生态突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深入落实环境资源“9+1”审判机制改革,着力发挥三审合一优势,黄海湿地环境资源法庭获评江苏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工作先进集体。突出一体融合、联动协作。内部积极推进跨地域司法协作,外部持续加强与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部门沟通会商。从重处罚吴某友、邓某等人跨省非法倾倒混合垃圾污染环境犯罪,入选人民法院依法审理涉固体废物污染环境典型案例。突出环境有价、损害担责。判令被告人赔偿生态修复费用,积极运用补植复绿、增殖放流、认购碳汇等恢复性司法举措。在入选最高法院指导性案例的张某山等人非法采矿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中,将执行到位的修复费用跨行政区域移交受损地安徽铜陵相关部门用于生态环境修复。

常态长效攻坚执行难题善执纾民困。坚持每周开展一次集中执行,在一起交通事故案件中,通过执行悬赏的方式获得被执行人下落线索,并高效执结案件,维护了当事人合法权益。该案入选江苏法院小标的·大民生专项执行行动典型案例。速执解民忧。开通执行110”24小时值班举报电话,运用快查、快控、快结办案模式跑出执行加速度,被江苏省高院转发推广。强执增民信。开展涉民生案件执行网络直播,让法官在镜前执法,老赖在线上曝光。

创新微举措释放强效能,以主动便捷为人民服务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人民法院必须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在司法领域的急难愁盼问题,以钉钉子精神把一件件难事办妥、一桩桩实事办实、一个个好事办好。

构建诉讼服务新模式一站式诉服集约办。积极投身县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依托市综治中心,协同司法、人社、信访等部门合力化解的105名职工追索劳动报酬纠纷,成为全国首批、盐城唯一入选人民法院多元解纷案例库的案例。适老型诉服暖心办。设立银发驿站,提供口述代写、预约上门等服务,对涉老纠纷一律实行到案发地巡回审理。家门口诉服就地办。依托法庭诉讼服务站,提供诉讼咨询、材料收转、就近缴费等便利,加强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推广应用,渔船上开庭、麦田里办案、院落里讲法等多次被《人民法院报》报道。

绘就基层善治新建优融合法庭。采取线上+线下模式,整合纠纷预诊、指导调解、远程应诉等功能,实现人民法庭与基层组织的双向奔赴、同题共答。当好法治参谋。定期对各镇区、各类型案件数量、分布、特点,尤其是重点、特色产业涉诉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和研判,形成季报、年报送交党委政府、行业组织、村居社区,助力科学决策。加强定制供给。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通俗易懂的语言,展示新时代人民法庭新景。以在基层人民法庭工作34年的全国模范法官徐刘根承办的3起乡土纠纷为切入点,拍摄的微电影《扎根》获评最高法院金法槌奖

开辟科技赋能新通道推进智服建设。大力推行网上立案、电子送达、在线庭审,指尖上服务、屏幕前解纷成为诉讼新常态。推进智审建设。完善智能辅助办案系统,为法官提供庭审语音自动转录、文书辅助制作和自动纠错等工具。积极投身人民法院案例库建设,累计16则案例入库,为江苏基层法院最多。推进智执建设。在一起买卖合同执行案件中,借助与公安机关建立的查人扣车联动机制,仅用时7天,即实现对查封车辆的实际控制。发挥司法网拍零佣金、全透明、辐射广等优势,促成被执行财产快速变现。

扎牢铁篱笆擦亮金招牌,以规范公开受人民监督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法院必须紧紧扭住司法责任制这个牛鼻子,坚持以监督促规范、以规范促公开、以公开促公正。

加强全周期案件监管审前重预防。坚持有案必立、有诉必理”“先立案、后调解,有效化解立案瓶颈问题。全面推行诚信诉讼告知书、承诺书制度,对在法庭上企图耍小聪明欺瞒法官的当事人,当庭作出一万元的罚款处罚。审中重制约。实行自动化识别、标签化处理、节点化管控,落实院庭长带头办案制和阅核制,实现对六类案件的直接管理、下沉管理、精准管理,获评省级以上典型案例的案件70%以上为院庭长承办。审后重评查。对发回改判、重大信访、长期未结等案件定期评查,对审限变更、庭审规范、文书上网等事项随机评查。根据评查结果,视情采取惩戒措施,做到有权定有责、用权受监督、失责必追究。

织密全方位制度笼子完善制度体系。聚焦服务大局、立案信访、审判管理、司法政务、队伍建设等方面,着力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制度体系,推动形成以制管人、管权、管案的良好局面。加强制度学习。将制度汇编成册,让干警时时学习、处处对照、事事严谨。要求新入职干警全员、全文抄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及《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处分条例》,切实将铁的纪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夯实制度刚性。加强纠查惩处,确保制度长牙、纪律带电,促进法院工作的系统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不断提升。

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主动报告法院工作情况,配合对员额法官进行履职评议。江苏省高院组织南京等5个地市30余名全国和省级人大代表来东视察法院工作,获得一致好评。依法接受民主监督和法律监督。认真办理政协委员提案,确保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收集整理的1则有关规范公民代理的社情民意被上报至全国政协办公厅。邀请检察长列席审委会,共促司法公正。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随案发放廉政监督卡,在官网设置院长信箱,畅通倾听、解决、反馈问题渠道。每季度召开一次新闻发布会,两微一端常态化发布原创信息,让公平正义经得起围观、耐得住检视

(作者系东台市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

      责任编辑:于璐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
分享到:
无标题文档